大宜津比賣(大宜都比賣、大氣都比賣)
食物女神的起源與傳説
《古事記》記載伊邪那歧與伊邪那美的產神故事中,大宜津比賣是繼鳥石楠船神後出生,在最後生下灼傷伊邪那美的火之迦具土神之前。


須佐之男與五穀的誕生
須佐之男被驅逐出高天原時,乞食於大宜津比賣。她從身體各部位取出食物烹煮,卻被懷疑不潔。須佐之男一怒之下,殺死了她,而她的身體化為五穀:桑蠶(頭)、稻米(眼)、粟米(耳)、紅豆(鼻)、小麥(下體)、大豆(肛門)。神產巣日神收集了這些種子,成為五穀的來源。
大宜津比賣的婚姻與後裔
在《古事記》中,《大年神》的故事提到,大宜津比賣與羽山户臣神結婚,生下八個孩子,其中包括若山咋神和久久年神。
後人將大宜都比賣、羽山户臣神的婚姻視為五穀的神聖起源。
相關神祇
- 伊邪那歧
- 伊邪那美
- 須佐之男
- 神產巢日神
- 大年神
- 天知迦流美豆比賣
大宜津比賣與食物文化的關聯
作為食物女神,大宜津比賣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她不僅是五穀的守護者,也象徵著食物的豐富與生長。
表格:大宜津比賣的傳説與神祇
事件 | 相關神祇 | 説明 |
---|---|---|
產國 | 伊邪那歧、伊邪那美 | 大宜津比賣出生 |
降臨 | 伊豫國 | 又名愛媛,代表粟米 |
結盟 | 須佐之男 | 向大宜津比賣乞食 |
殺害 | 須佐之男 | 質疑食物不潔 |
化為五穀 | 神產巢日神 | 收集種子,成為五穀 |
婚姻 | 羽山户臣神 | 生下八位孩子 |
影響 | 日本食物文化 | 象徵食物豐富與生長 |
大都宜比賣之山:日本神話中的聖地
在日本神話中,大都宜比賣之山是一個重要的聖地,與眾神和女神有關。它位於和歌山縣田邊市,被認為是日本建國女神伊邪那美命安葬的地方。
大都宜比賣之山的傳説
根據日本神話,伊邪那美命在生產火神軻遇突智時不幸喪命。她的丈夫伊邪那岐命悲痛欲絕,追隨她到黃泉之國。然而,他在那裡看到伊邪那美命已變成腐爛的屍體,於是他驚恐地逃了出來。
在逃離黃泉之國後,伊邪那岐命進行了淨化儀式,並用他沾有污穢的眼睛創造了許多神靈。其中一位就是大都宜比賣神,他被安排在伊勢神宮,負責淨化儀式。
大都宜比賣之山的歷史
大都宜比賣之山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據信該地區在繩文時代(約公元前 14,000 年至公元前 300 年)就有人居住。到了平安時代(794 年至 1185 年),該地區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神道聖地。
在江户時代(1603 年至 1868 年),大都宜比賣之山作為Kumano三山之一而聞名,這是日本佛教和神道教的朝聖中心。該地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朝聖者,他們相信祈禱可以實現他們的願望。
大都宜比賣之山的特色
大都宜比賣之山是一個美麗的自然勝地,擁有以下特色:
- 從熊野那智大社的入口開始。
- 爬上大門坂。
- 參觀那智山青岸渡寺。
- 走到那智飛瀧。
- 爬上石階到神倉神社。
- 祈禱並在神社寫下願望。
大都宜比賣之山是一個精神和自然奇觀,對日本文化和歷史具有重大意義。它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讓人們可以與自然聯繫起來,並追尋他們的精神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