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榕
大葉榕(學名:Ficus sublanceolata)是香港本土的常綠喬木,別稱黃葛樹、稜果榕。
特徵


- 氣根發達,可附著在其他物體上
- 葉片對生,葉形為卵形或橢圓形,葉緣有明顯的鋸齒
- 葉色深綠,表面光滑有光澤
- 樹冠開展,樹形高大,可達20米以上
- 花序呈果實狀,內含大量細小的雌花和雄花
- 果實為小球形,初期呈淡綠色,成熟後轉為深紫色
- 果肉多汁,吸引鳥類取食
分佈和用途
大葉榕原產於澳洲和南中國,在香港廣泛分佈。它適應力強,對環境要求不高,常被用作行道樹或公園綠化樹。此外,大葉榕的木材堅硬耐用,可製成傢俱或其他木材製品。
保護
大葉榕在香港受到法律保護,政府有專門的管理指引。由於其獨特的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大葉榕應受到重視和保護。
品種
大葉榕有許多品種,包括:
- 香港原生大葉榕:葉片較小,葉緣鋸齒較密
- 台灣大葉榕:葉片較大,葉緣鋸齒較疏
- 琉球大葉榕:葉片較厚,葉色較深
- 印度大葉榕:葉片較薄,葉色較淺
養殖
大葉榕容易養殖,對陽光和水分要求不高。它喜温暖潮濕的環境,但不耐寒。在室內養殖時,應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澆水應見乾見濕,避免過度澆水。
注意事項
大葉榕的葉片含有輕微毒性,食用後可能會引起腹痛或過敏反應。因此,請勿食用大葉榕的葉片或果實。
大葉子的樹:綠意盎然的自然巨擘
大葉子的樹以其遼闊茂盛的樹冠,為自然界營造出壯觀的風景。這些綠意盎然的巨人,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並為許多動物提供庇護所和食物來源。
大葉子的樹
樹種 | 葉片形狀 | 特徵 |
---|---|---|
無花果樹 | 闊大的心形葉 | 甜美多汁的果實 |
芭蕉樹 | 大型橢圓形葉 | 快速生長且耐旱 |
菩提樹 | 心形葉,基部缺刻 | 佛教中神聖的樹 |
馬褂木 | 巨大的手掌狀複合葉 | 熱帶雨林中常見 |
楓樹 | 分裂成5-7個尖頂葉片 | 秋季鮮豔的葉色變化 |
生理特徵
大葉子的樹通常具有以下生理特徵:
- 光合作用效率高:大葉面提供更多的葉綠素和氣孔,有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
- 蒸散速率快:大葉表面可促進化學的水分蒸散,幫助調節樹木的温度和水分平衡。
- 抗旱性強:某些大葉樹,例如芭蕉樹和馬褂木,具有厚實的葉片和強韌的組織,使其能適應乾燥的環境。
生態重要性
大葉子的樹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多種重要角色:
- 遮蔭:它們茂盛的樹冠提供遮蔭,保護其他植物免受陽光直射的傷害。
- 食物來源:葉片、果實和花朵為許多動物提供食物,包括鳥類、哺乳動物和昆蟲。
- 庇護所:樹冠和樹幹為鳥類、松鼠和其他動物提供了庇護所,躲避捕食者和惡劣天氣。
- 空氣淨化:大葉子樹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空氣污染物,改善空氣品質。
景觀應用
大葉子的樹廣泛用於景觀設計中,為風景增添壯觀的視覺效果。它們可用於:
大葉子的樹是大自然令人驚嘆的造物,既美觀又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它們提供遮蔭、食物、庇護所和空氣淨化,豐富了我們的自然環境。無論是在森林中、公園裡還是家中的花園中,這些綠意盎然的巨人都是我們珍惜和欣賞的寶貴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