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髮絲:從孕育到娩出
懷孕期間,胎兒的髮絲隨著發育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妊娠週數 | 頭髮發育 |
---|---|
16 週 | 感官發育,包括視力、聽力、味覺和觸覺;頭髮、睫毛和眉毛開始萌發 |
19 週 | 皮脂腺運作,頭髮快速生長;皮脂為髮絲增添光澤和彈性 |
25 週 | 胎毛增多 |
29 週 | 皮下脂肪儲備累積,胎兒逐漸豐腴;胎毛進入暫時休止期,開始脱落 |
34 週 | 胎脂脱落融入羊水,羊水呈現乳白色;髮絲重新進入快速生長期,妊娠 38 週時長度可達 3 公分 |
孕婦需注意的事項:
- 補充碘:妊娠中期甲狀腺開始運作,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導致脱髮。因此,孕婦應攝取海帶、紫菜或碘鹽。
- 遺傳影響:胎髮的多寡主要取決於遺傳。有些胎兒在母體內即擁有濃密髮絲,而另一些胎兒的髮量稀疏或甚少。
胎兒頭髮:神秘的妊娠驚喜
胎兒頭髮作為懷孕期間一個既令人著迷又神奇的現象,是寶寶發育的象徵。本文將深入探討胎兒頭髮的各種方面,包括其生長、特徵、意義以及對母親和嬰兒的影響。


胎兒頭髮的生長
胎兒的頭髮在妊娠第 12-16 週左右開始生長,最初以羊毛狀的茸毛樣式出現,稱為「胎毛」。這些細小的毛髮覆蓋著胎兒全身,為其提供温暖和保護。
胎毛在妊娠 34-36 週左右開始脱落,取而代之的是較永久的終極頭髮。終極頭髮更粗、顏色更深,並繼續在出生後生長。
胎兒頭髮的特徵
胎兒頭髮的以下特徵使其與出生後頭髮區別開來:
特徵 | 描述 |
---|---|
質地 | 幼細、柔軟,類似綿羊毛 |
長度 | 1-2 公分 |
顏色 | 淺色或無色 |
分佈 | 全身覆蓋 |
胎兒頭髮的意義
胎兒頭髮的生長對於胎兒的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 神經系統發育:頭髮的生長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關,包括大腦和脊髓。
- 温度調節:胎毛有助於調節體温,防止胎兒過冷或過熱。
- 保護屏障:胎毛保護胎兒的敏感皮膚免受摩擦和外界影響。
- 性別指標:在某些情況下,胎兒的頭髮可以提供性徵的線索。例如,頭髮較多的胎兒更有可能是男性。
對母親和嬰兒的影響
胎兒頭髮對於母親和嬰兒也有以下影響:
母親:
- 荷爾蒙變化:懷孕期間增加的荷爾蒙會促進胎兒頭髮的生長。
- 情緒變化:一些母親在懷孕時可能會注意到頭髮的變化,例如髮量增加或變厚。
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