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紫、流、甦的根源
蘇,一個起源於植物、承載著多重意義的詞彙。在《説文解字》中,蘇被定義為「桂荏」,即紫蘇。紫蘇是一種唇形科植物,其莖葉紫意盎然,夏季盛開淡雅的紅紫花朵。古人將其用於調和氣血、舒緩身心,故名之為「蘇」。


不僅如此,蘇還延伸出了其他意涵。在建築裝飾中,「流蘇」一詞形容下垂的穗狀裝飾品,源於紫蘇的穗狀花序。而「蘇州」的簡稱為「蘇」,也與紫蘇的產地有關。
另外,蘇也與「甦醒」之意相連。在《左傳》中,記載了晉國俘虜秦國密探後,其六日後甦醒的事件。唐詩中亦有「早發」詩句雲:「東窗未明塵夢蘇」,描繪出從睡夢中醒來的狀態。
此外,蘇字也與「割草」有關。《史記》中記載了淮陰侯韓信「樵蘇後爨」,説明瞭蘇也可作伐薪解讀。而「嚕囌」一詞,則源自紫蘇的辛辣味道,形容言語絮叨不休。
綜上所述,蘇字既與植物名紫蘇有關,也藴含了「流」、「甦」、「割草」、「絮叨」等多種意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勃勃生機和語彙中的生生不息。
蘇軾:千古絕唱的詞壇巨人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宋代著名詩人、詞人、書法家、畫家。他一生顛沛流離,卻留下傳世佳作無數,成為千古絕唱的詞壇巨人。
生平與經歷
時期 | 事件 |
---|---|
1037年 | 出生於眉山 |
1057年 | 進士及第,官至翰林學士 |
1079年 | 因烏台詩案被貶謫黃州 |
1094年 | 再次被貶謫惠州 |
1101年 | 召回京城,任翰林學士 |
1102年 | 卒於常州 |
文學成就
詩:
蘇軾的詩以豪放奔放、曠達超逸見長,代表作有《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詞:
蘇軾是宋詞開山宗師,他的詞風格豪放、婉約兼具,語言清新俊逸,突破了傳統詞的格律限制,開創了豪放詞派。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
其他:
蘇軾在散文、書法、繪畫方面也頗有建樹,其文采斐然,率真風趣;其書法飄逸灑脱,被譽為「蘇體」;其繪畫簡練傳神,自成一派。
思想與影響
蘇軾的人生充滿坎坷,但他依然保持一顆豁達樂觀的心,在逆境中吟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的文學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傳遞了一種積極進取、曠達灑脱的人生態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延伸閲讀…
漢語多功能字庫- 字頭「蘇」
蘇(漢語漢字)
名言與軼事
名言 | 軼事 |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在赤壁之夜,對月懷古,有感而發。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被貶謫黃州時,寫下《定風波》一詞,寄託人生坎坷卻依然樂觀豁達的心情。 |
「三過其門而不入」 | 在恩師歐陽修家門外三次經過,卻沒有進去拜訪,因為當時的蘇軾正處於仕途受挫的低谷期,不想給恩師添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