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 詳細資訊 |
---|---|
高度 | 整體高度12.26米 |
象徵 | 毛澤東生日(12月26日) |
姿勢 | 站立,有揮手和背手兩種 |
尺寸 | 身高7.1米,底座高度5.16米 |
興建原因 | 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 |
現狀 | 部分已拆除,保留於博物館或紀念堂等 |
最大石雕塑像 | 位於西藏貢嘎縣,高12.26米 |
最早的塑像 | 清華大學,1967年5月31日落成 |
位置 | 北京毛主席紀念堂、清華大學、濟南英雄山赤霞廣場等 |
影響 |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廣泛建立,體現時代熱情 |
背後揮手 | 面對日照更好的方向 |
爭議 | 被批評為勞民傷財 |
海拔最高的塑像 | 珠穆朗瑪峯北坡,20釐米半身石膏像 |
取消興建風潮 | 毛澤東下達指示 |
毛澤東石像
毛澤東石像是中國各地紀念毛澤東的巨大雕像。它們通常位於公共場所,例如廣場、公園和政府大樓前。最大的毛澤東石像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高10米,重360噸。


特點
特點 | 説明 |
---|---|
材質 | 通常為花崗巖或大理石 |
高度 | 從幾米到幾十米不等 |
姿態 | 通常為站姿或坐姿,右手舉起 |
服裝 | 傳統中山裝 |
表情 | 莊嚴而堅定 |
歷史
毛澤東石像的建造始於 20 世紀 50 年代。最初,它們主要是為了紀念毛澤東的成就和宣傳他的思想。隨著時間推移,石像也成為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一個符號。
分佈
毛澤東石像分佈在中國各地,其中一些最著名的石像位於:
城市 | 地點 |
---|---|
北京 | 天安門廣場 |
上海 | 人民廣場 |
西安 | 大慈恩寺 |
長沙 | 嶽麓山 |
韶山 | 毛澤東故居 |
爭議
毛澤東石像也一直存在爭議。一些人認為它們是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一種形式,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紀念一位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的象徵。近年來,隨着對毛澤東歷史的重新評價,一些石像被拆除或移走。
結論
毛澤東石像是中國政治、文化和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紀念毛澤東的象徵,也是對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提醒。儘管存在爭議,但石像仍繼續吸引著遊客和政治家,並作為中國過去和現在之間的聯繫。
延伸閲讀…
橘子洲頭毛主席雕像_百度百科
橘子洲毛澤東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