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之探討:從歷史淵源到字義訓釋
從歷史溯源,墨字源自戰國時期齊人提出的「五德終始説」,當時秦始皇欲宣揚秦代天命所歸,故採納此説以證其帝位正統。為迎合始皇心意,臣子編造出秦文王獲黑龍之祥瑞,將水德之運歸之於秦。


漢字「墨」的本義為繪畫、書寫所用之黑色顏料,與水德相符。其五行屬土,避開日主天干相沖為佳。
「墨」字的筆畫繁多,共有十五畫,取名數理吉利。其取名頻率甚高,男女皆宜,寓意吉祥。
墨五行
墨五行是中國古代墨家哲學中的一種五行觀念,其思想體系與儒家、道家等諸子百家的五行觀念有著顯著的不同。
五行概念 | 儒家 | 道家 | 墨家 |
---|---|---|---|
金 | 剛健不屈 | 肅殺無情 | 削伐無德 |
木 | 生機勃勃 | 柔弱可屈 | 堅韌不拔 |
水 | 滋潤萬物 | 陰柔無常 | 隨時應變 |
火 | 光明磊落 | 燃燒萬物 | 毀滅重生 |
土 | 厚德載物 | 滋養萬物 | 調和五方 |
墨家的五行觀念
墨家提出五行觀念,旨在闡述宇宙間的運動變化和萬物的發展規律。他們認為,宇宙間存在著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這五種元素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從而產生萬物變化。
根據墨家的五行觀念,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構成一個動態平衡的體系。
相生關係:
* 金生水:金屬熔化後生成水
* 水生木:水灌溉花草,促使植物生長
* 木生火:木材燃燒產生火
* 火生土:火燒過後形成灰燼
* 土生金:泥土中含有金屬
相剋關係:
* 水剋火:水澆滅火
* 火剋金:火融化金屬
* 金剋木:刀斧砍伐樹木
* 木剋土:樹根穿透泥土
* 土剋水:土堵塞河流
墨五行與儒道五行觀唸的區別
- 金的性質:儒家強調金的剛健不屈,道家認為金肅殺無情,而墨家則認為金削伐無德。
- 木的性質:儒家強調木的生機勃勃,道家認為木柔弱可屈,而墨家則強調木的堅韌不拔。
- 水的性質:儒家強調水的滋潤萬物,道家認為水陰柔無常,而墨家則強調水的隨時應變。
- 火的性質:儒家強調火的光明磊落,道家認為火燃燒萬物,而墨家則強調火的毀滅重生。
- 土的性質:儒家強調土的厚德載物,道家認為土滋養萬物,而墨家則強調土的調和五方。
墨五行在社會倫理中的應用
墨家將五行觀念應用於社會倫理,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思想。
- 兼愛:主張愛人愛己,不分親疏貴賤。正如五行相生相剋,維繫著宇宙間的平衡,人與人之間也應相互依存,和睦相處。
- 非攻:反對戰爭,主張和平。正如五行相剋會帶來破壞,戰爭也會帶來災難。因此,人應該倡導和平,避免武力衝突。
- 尚賢:推崇賢才,不論出身階層。就像五行之中金、木、水、火、土各具特點,人們也各有優長。因此,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選賢任能。
- 尚同:倡導意見統一,思想一致。正如五行相生相剋構成一個整體,社會也需要統一的價值觀和信仰。因此,人們應該求同存異,共建和諧。
墨五行的影響與傳承
墨家的五行觀念對後世思想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思想體系中的「相生相剋」法則也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