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蛇】你遇過紫色的蛇嗎?生物放大鏡帶你認識鮮豔稀有蛇類

【紫色的蛇】你遇過紫色的蛇嗎?生物放大鏡帶你認識鮮豔稀有蛇類

香港紫沙蛇:非毒蛇類,外形具有迷惑性

紫沙蛇,在香港被誤認為劇毒蛇類長達百餘年,主要是由於其頭部呈三角形,容易讓人聯想到蝰蛇,再加上攻擊性強的特質,令其蒙上了一層恐懼的陰影。然而,實際上紫沙蛇並非毒性強烈的蛇類,其後毒牙的特徵決定了其毒效較弱,通常不會對人造成致命傷害。

紫色的蛇 Play

紫沙蛇的特性與分佈

儘管背負著「劇毒蛇」的虛名,紫沙蛇實際上是一種小型陸棲蛇,體長介於 40 至 60 公分之間。其身形細長,紫褐色或深棕色的鱗片佈滿全身,並點綴著黑色斑點。頭部具明顯的矛狀斑紋,頗具辨識度。分佈於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在香港,主要出沒於林地、灌木叢及草地環境中,尤以大嶼山、新界東部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等地較為常見。

紫色的蛇

紫沙蛇的捕食習慣與誤解

日行性的紫沙蛇主要以小型動物為食,包括蛙類、壁虎、石龍子等。強勢的攻擊性與三角頭部的形態,常令人誤將其歸類為蝰蛇科,甚至獲得「偽蝰蛇」的別名。然而,與蝰蛇不同,紫沙蛇的毒性較低,即使遭到咬傷,也不會產生致命的後果,頂多造成傷口紅腫疼痛。

香港蛇類種類豐富

作為一個自然生態豐富的城市,香港擁有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總計達 86 種之多,其中以蛇類居多,種類多達 52 種,包括 14 種原生陸棲毒蛇。除了紫沙蛇之外,其他毒蛇種類還包含舟山眼鏡蛇、白環蛇、雨傘節等。這些毒蛇大多分佈於野外的叢林或草地環境中,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其他無毒蛇類介紹

除了紫沙蛇之外,香港還存在著許多無毒蛇類,其中包括紫晶蟒、紫灰錦蛇等。紫晶蟒為一種大型蟒蛇,擁有鑽石或紫晶狀的斑紋,主要分佈於印尼、巴布亞和澳大利亞等地,以捕食小型哺乳動物為主。紫灰錦蛇則是一種體型稍小於紫晶蟒的無毒蛇,身披深於體色的橫斑,頭部具有三條黑色縱紋,廣泛分佈於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

表:香港部分常見蛇類資訊

蛇種 特徵 分佈 毒性
紫沙蛇 頭部呈三角形,體長約 40 – 60 公分,紫褐色或深棕色 林地、灌木叢 後毒牙,毒性較弱
舟山眼鏡蛇 頭部呈三角形,體長約 1.2 – 1.5 公尺,褐色或黃褐色 岩石地 前毒牙,毒性較強
白環蛇 體長約 30 – 100 公分,黑色或深褐色 草地、灌木叢 後毒牙,毒性較弱
雨傘節 體長約 80 – 150 公分,灰褐色或棕色,頭部不明顯 草地、灌木叢 無毒
紫晶蟒 體型巨大,體長可達 8.5 公尺,身上點綴着鑽石或紫晶形狀的斑紋 印度、印尼等 無毒

紫色的蛇:神秘與威脅的象徵

在自然界中,紫色是最罕見的蛇類顏色,因此紫色的蛇往往備受關注。它們不僅擁有迷人的外表,還承載著豐富的神話和象徵意義。

特徵 象徵意義
毒性: 有些紫色蛇具有極強的毒性,象徵著危險和不可預測性。
稀有: 紫色的蛇很少見,象徵著獨特和特別。
神秘: 紫色的蛇的外表神秘且迷人,象徵著未知和不可知。
力量: 對某些文化來説,紫色的蛇被視為力量和權力的象徵。

神話與傳説

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和傳説中,紫色的蛇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納迦: 印度教和佛教中,紫色巨蛇納迦被視為半神,擁有控制水和降雨的力量。
  • 羽蛇神: 中美洲阿茲特克文明的神羽蛇神,通常被描繪成紫色的蛇,象徵著天空和神力。
  • 巴哈姆特: 伊斯蘭教傳説中的巨蛇巴哈姆特,據説用自己的身體支持著整個地球,其鱗片呈深紫色。

生態意義

儘管大多數紫色蛇具有毒性,但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捕食老鼠等害蟲,幫助控制種羣數量。此外,紫色蛇的毒液可以作為藥物和血清的原料。

發現與分佈

紫色的蛇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些常見種類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