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環保追思新風尚
當清明節的腳步聲漸近,人們難免追憶故人,而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採用環保的方式懷念先人,讓生命回歸自然。在台灣,有五種環保葬禮可供選擇,包括樹葬、花葬、植存、灑葬,以及海葬。這些葬法皆強調不立墓碑、不使用納骨塔、不設置墳地。


樹葬:將骨灰碾磨至細小顆粒,放入可生物降解的布袋或紙袋中,埋葬於樹木根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花葬:與樹葬類似,但將骨灰埋葬於花卉根部,象徵「化作春泥更護花」。
植存:將骨灰埋葬在政府指定的綠化地點,並用花瓣代替冥紙。
灑葬:在公墓區內,將骨灰拋撒於土地之上,化為塵土。
海葬:將骨灰磨細後盛裝於環保容器中,於指定海域中拋灑。此舉不與活人爭地,也避免傳統喪葬模式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儘管環保葬禮具有環保、節省土地等優點,但仍存在一些缺點:
- 骨灰分解疑慮:部分殯葬業者反映,在重複使用環保葬區時,可能會發現結塊的骨灰。
- 傳統觀念衝突:環保葬禮不立墓碑、不記名,與傳統觀念中慎終追遠的儀式有所不同。
- 無法反悔:環保葬禮一旦進行,便無法撤回,骨灰撒出後難以尋回。
清明時節,選擇環保自然葬的民眾,多以追思取代實際掃墓。以下提供追思方式供參考:
- 訪談與記錄:與家族成員分享逝者的故事和回憶。
- 設立紀念網站:建立網路空間,分享逝者的照片、影片和事蹟。
- 生命之樹儀式:種植一棵樹,象徵逝者的生命延續。
- 其他紀念活動:舉辦活動或建立基金會,紀念逝者生前的貢獻。
縱觀近十年來,環保自然葬禮數量顯著增長,反映出民眾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和生命回歸自然的觀念。儘管各有優缺點,但環保葬禮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追思故人的新方式,既符合當代價值觀,又對環境友善。
環保葬禮類型與收費標準
| 葬禮類型 | 收費標準 |
|—|—|—|
| 樹葬 | 本市免費;外市5,000元/位 |
| 花葬 | 本市6,000元/位;外市30,000元/位 |
| 植存 | 本鄉6,000元/位;外鄉鎮9,000元/位 |
| 灑葬 | 本市6,000元/位;外縣市12,000元/位 |
| 海葬 | $3,000/位 |
海葬缺點
海葬是一種綠色且永恆的葬禮方式,但它也有一些缺點需要考慮。以下是海葬的主要缺點:
環境影響
- 海洋汙染:海葬可能會導致遺體腐爛釋放出有害物質,例如汞或多氯聯苯(PCB),從而汙染海洋環境。
- 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埋葬棺木或骨灰盒會改變海底地形和破壞海洋棲息地,影響海洋生物。
法律和法規
- 法律限制:某些國家或地區對海葬有法律限制,例如規定必須在特定距離海岸線之外進行海葬。
- 法規變更:海葬法規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更,這可能導致現有的海葬地點遭禁止或限制。
情感因素
- 無法瞻仰遺體:海葬後,家屬將無法再次瞻仰遺體,這可能會帶來情感上的痛苦。
- 缺失實體墓地:海葬沒有實體的墓地,讓家屬難以有一個哀悼或紀念逝者的固定地點。
其他缺點
- 天氣限制:海葬受到天氣條件的限制,例如風暴或大浪,這可能會影響海葬的進行。
- 費用:海葬的費用可能比傳統葬禮低,但仍然存在一些費用,例如船隻租用、骨灰盒或棺木。
- 文化差異:海葬的文化接受度因地區而異,某些文化可能不接受這種葬禮方式。
總結
儘管海葬是一種環保且意義深遠的葬禮選擇,但它有一些缺點需要仔細考慮。這些缺點包括環境影響、法律和法規問題、情感因素以及其他實際限制。瞭解這些缺點有助於個人做出明智的決定,選擇最適合他們需求的葬禮方式。
延伸閲讀…
2024 海葬申請須知:海葬費用、優缺點、地點及作業流程説明
2024年海葬申請教學,海葬的優缺點分析、規定程序
海葬缺點一覽表
缺點 | 類別 |
---|---|
海洋汙染 | 環境影響 |
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 環境影響 |
法律限制 | 法律和法規 |
法規變更 | 法律和法規 |
無法瞻仰遺體 | 情感因素 |
缺失實體墓地 | 情感因素 |
天氣限制 | 其他缺點 |
費用 | 其他缺點 |
文化差異 | 其他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