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事件 | 地點 | 行為 |
---|---|---|---|
21:00 | 33 歲 Thai мужчи Siraraphoras Masukarat 上廁所 | 泰國 Nonthaburi บ้านเอ๋ 18 巷“14” 號 | 發現馬桶裡有蛇 |
20:00 | 4 名表演者在列車上進行表演 | 印度班達縣開往中央邦瓜廖爾的列車 | 因表演未收到足夠打賞而與乘客發生爭執 |
不詳 | 美國加州男子 Avishek Das Gupta 發現蛇 | 加州 | 意外被躺在睡袍上的蛇攻擊 |
11:00 | 15 歲中學生在馬路上遭遇車輛 | 台灣新北市中和 | 被一名陳姓男子駕駛的車輛輾過腳 |
08:00 | Google 放出更新 | – | 緊急更新:美國各地地區災情 |
07:00 | 前 YouTube 白領員工在 LinkedIn 宣佈辭職 | – | 前員工 Emma Gannon 宣佈辭職 |
06:00 | Apple 發布 Chromebook 對手 | – | 推出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 和 Mac mini |
05:00 | 各地出現大雨 | – | 全球各地持續遭遇強降雨 |
04:00 | 世界盃足球賽結束 | 卡達 | 阿根廷奪得冠軍 |
03:00 | 美國 CPI 報告釋出 | – | 通膨率下降至 6.5% |
02:00 | Yohji Yamamoto 準備推出 2023 年春夏系列 | – | 將在巴黎時裝週上亮相 |
01:00 | 菲律賓總統與俄羅斯總統首次會面 | 不詳 | 討論雙邊關係和合作 |
廁所放蛇:暗黑惡趣味,還是恐怖驚魂?


案例:
案例日期 | 地點 | 情況 |
---|---|---|
2023年5月23日 | 桃園某國小 | 男廁所發現一條眼鏡蛇 |
2022年7月12日 | 台北某便利商店 | 女廁所馬桶發現一條錦蛇 |
2021年6月16日 | 台中某醫院 | 男廁所洗手枱出現一隻雨傘節 |
廁所放蛇的動機
- 惡作劇:以惡作劇心態,尋找容易驚嚇的地方放蛇。
- 恐嚇:蓄意恐嚇特定對象,造成心理傷害。
- 仇恨:因個人恩怨或團體對立而放蛇報復。
- 博關注:追求刺激或嘩眾取寵,透過放蛇製造話題。
廁所放蛇的危險性
- 人身安全:毒蛇可能對使用者造成咬傷或其他傷害。
- 心理創傷:突如其來的蛇出現,會造成極大的恐慌和心理創傷。
- 衞生問題:蛇的排洩物或分泌物可能造成衞生問題。
- 物損:蛇可能破壞廁所設備或物品。
應對措施
- 保持冷靜:遇到廁所放蛇,首先應保持冷靜,避免驚慌。
- 遠離蛇:切勿主動接近或攻擊蛇,保持安全距離。
- 通知管理人員:立即通知廁所管理人員或相關單位處理。
- 拍攝照片或影片:若情況允許,可協助拍攝蛇的照片或影片,提供相關的線索。
- 避免散播恐慌:不應在社羣媒體或訊息中過度散播恐慌或誤傳資訊。
預防措施
- 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廁所內外有無異狀,加強門窗防護。
- 設置警示標誌:在容易發生廁所放蛇的區域設置警示標誌,提醒使用者注意。
- 宣導防範觀念:向公眾宣導廁所放蛇的危險性,呼籲勿輕易惡作劇。
- 嚴懲不法行為:對蓄意廁所放蛇者應採取法律行動,予以嚴懲。
結論
廁所放蛇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心理創傷和衞生問題。預防和應對廁所放蛇,需要管理單位、使用者和社會大眾共同努力,共同維護公共廁所的安全和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