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曲 |
|—|—|
| 一首人生交響曲,在55個春秋中譜寫,猶如滄海桑田的變遷。喧囂塵埃盡散,留下的唯有「問心無愧」四字,宛若一盞明燈,指引著這位被譽為「俠醫」的仁者——林傑樑。無須華麗詞藻,言語的簡潔卻道盡了人生的至理。 |


| 一、三年法事與合爐 |
|—|—|
| 在歲月的流轉中,時光飛逝,在茶花盛放與凋零的輪迴中,母親逝世已兩載。禮儀公司承諾會準備素雞腿、紅圓、發糕、湯圓等供品,以及卦金和銀紙,交由家屬準備祖先和神明的部分,包括一鍋飯、一鍋湯、三或五盤素菜、六雙碗筷和湯匙飯匙。「讓母親和祖先吃一頓團圓飯。」這句話刻在每個家人的心頭。 |
| 二、盡心準備 |
|—|—|
| Esther,一位孝順的女兒,為了準備祭禮供品,盡心盡力。親自挑選鮮花、蔬果、糕點,連湯圓也堅持親自烹煮。「自己煮的比較好。」她堅定的説著。在仔細的規劃下,供品豐富且精緻。 |
| 三、儀式莊嚴 |
|—|—|
| 禮儀開始前,出家師父引領家眷先進行三年法事。Esther準備了餅乾和水果,供上祈福。「三年法事畢,接著開始合爐。」師父沉穩的聲音響起,家眷屏息以待。 |
| 四、儀式步驟 |
|—|—|
| 出家師父帶領家眷向神明和祖先稟告,將母親魂魄從臨時牌位引導到祖先牌位。接著,從臨時香爐中取出少許香灰放入祖先爐內,並取三支香腳插入爐中,象徵著母親正式遷居。 |
| 五、牌位安置 |
|—|—|
| 師父請將祖先和母親牌位分別取出,擦拭乾淨。師父細緻的將母親的名字寫入祖先牌位後方的木片上,表示母親正式成為祖先一員。並將原本的臨時牌位名條撕下。最後,再將祖先牌位請回原處。 |
| 六、圓滿結束 |
|—|—|
| 儀式在師父的帶領下,進行了誦經和法事科儀。至此,合爐功德圓滿,儀式圓滿落幕。母親臨時牌位和金紙由禮儀公司代為火化,臨時供杯另行收起,等待時機燒化。 |
| 七、感恩之情 |
|—|—|
| 感謝在場的出家師父、禮儀人員、家眷的共同協助,讓母親得以圓滿安息。合爐儀式不只是祭奠亡者,更是促進家眷團結、傳承孝道的契機。母親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她的教導和關愛將永遠銘刻在每個人心中。 |
合爐要看方位嗎?
合爐,又稱合葬,是指將逝者的骨灰放入已埋葬的祖先墳墓中。而「合爐要看方位嗎?」是許多人會提出的疑問。本文將探討合爐是否需要考慮方位的問題,並提供相關資訊和建議。
方位對合爐的影響
在傳統風水學中,方位被認為會影響墳墓的吉凶。因此,一些人會認為合爐時也應該考慮方位。然而,並非所有風水師都同意這個觀點。
支持合爐看方位的説法:
- 認為方位會影響逝者的後代運勢和墓地的風水。
- 建議根據逝者的生辰八字或祖墳的坐向選擇合爐的方位。
反對合爐看方位的説法:
- 認為逝者的骨灰並不會受到方位影響。
- 主張合爐的主要目的是安撫逝者和後代的情感,而非風水考量。
- 指出許多合葬墓並未按照特定方位,也沒有出現不吉利的情況。
合爐方位的實務建議
在實務上,合爐是否需要看方位取決於個人信仰和風俗習慣。如果家庭成員或風水師建議合爐時考慮方位,可以參考以下表格:
方位 | 適用條件 |
---|---|
東 | 適合五行屬木的逝者 |
南 | 適合五行屬火或土的逝者 |
西 | 適合五行屬金的逝者 |
北 | 適合五行屬水的逝者 |
中宮 | 適合五行屬土的逝者或無法確定五行屬性的逝者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位僅供參考,不一定是所有風水師的共識。建議諮詢專業的風水師或有經驗的長輩,以獲得最適合的建議。
其他考量因素
除了方位之外,合爐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