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燭】南天燭的秘密:解憂草與抗癌奇葩

【南天燭】南天燭的秘密:解憂草與抗癌奇葩

烏飯樹:古老藥用瑰寶

[種別名:]染菽,烏飯樹(江蘇、浙江、江西),米飯樹、烏飯葉、康菊紫(浙江),飯筒樹、烏飯子、零丁子、大禾子(江西),稱桿樹、米碎子木(廣西),苞越桔(江蘇植物名錄),米飯花(台灣植物誌)[分佈:][熱帶東南亞南至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羣島,北經越南、緬甸、中國西南、華南、華東,達琉球羣島及小笠原羣島,西至印度(南部)。我國,主要分佈於華東、華南,僅少數分佈至西南。]

性味歸經:辛、微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閉合性骨折。

南天燭 Play

注意:本品有毒,全株含梫木毒素,嫩葉含量尤多。中毒後易引起嘔吐,大便次數增多、多尿,神經中樞及運動神經末梢麻痹,肌肉痙攣。

選方:

南天燭

  • 添加精髓,舒筋明目:南燭子(生者)兩斤,白果(去殼)四兩,山藥末一斤,茯苓四兩,芡實半斤,同搗為餅,火焙乾為末;入枸杞子一斤,熟地一斤,山茱萸一斤,桑葉末二斤(嫩桑為妙),巨勝子半斤。共為末,蜜為丸。每日早晨老酒送下五錢。(《本草新編》)

植物形態:

烏飯樹,又名:牛筋(《本草拾遺》),黑飯草、烏飯草(《日華子本草》),烏草(《開寶本草》),南燭草木、男續、染菽、猴藥、後卓、猴菽、草木之王、惟那木(《本草圖經》),墨飯草(《綱目》),烏米飯樹、康菊紫、苞越橘。常綠灌木,高1~3米,多分枝。枝條細,灰褐帶紅色,幼時帶點狀微毛,老時脱落。葉互生;卵狀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3~6釐米,寬1~3釐米,邊緣具稀疏尖鋸齒,基部楔形,先端鋭頭,革質,有光澤,中脈有短毛;葉柄短而不明顯。總狀花序腋生,長2~5釐米,具有10數花,微具毛;苞片披針形,長1釐米,邊緣具不明顯鋸齒;花柄長0.2釐米,具絨毛;萼鍾狀,5淺裂,外被絨毛;花冠白色,壺狀,長5~7毫米,具絨毛,先端5裂片反捲;雄蕊10,花葯先端伸長成管狀,花絲有白茸毛;子房下位,花柱長6毫米。漿果球形,紅色,成熟時紫黑色,直徑約5毫米,萼齒宿存,內含白色種子數顆。花期6~7月。果期8~9月。

藥材:

本品呈圓球狀,稍扁,直徑4~6mm。表面暗紅色或棕紅色至黑棕色,具不規則皺紋或較平滑;宿萼鍾狀5淺裂,裂片短三角形,包被果實約2/3以上;中央有點狀突起的花柱基痕,基部有的帶有細短果柄。橫切面可見10個小室。種子多數,卵狀三角形,淡米黃色,細小,長約1mm。質堅。氣微,味酸、微甜。

主治:枝葉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子亦強筋益氣,固精駐顏。

産地:安徽, 廣東, 湖北, 湖南, 江蘇, 江西, 浙江, 台灣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劑。

藥用價值:

烏飯樹的葉子具有很好的止瀉作用,還能強筋益氣。而果實則能固精駐顏。烏飯樹全株有毒,使用時務必注意用量。

特性 內容
別名 染菽, 烏飯樹, 米飯樹, 烏飯葉, 康菊紫, 飯筒樹, 烏飯子, 零丁子, 大禾子, 稱桿樹, 米碎子木, 苞越桔, 米飯花
分佈 中國, 東南亞
形態 常綠灌木
藥用部位 果實, 葉
性味 辛, 微苦, 温
主治 活血, 祛瘀, 止痛, 止瀉, 強筋益氣
注意 有毒, 用量需謹慎

南天燭:清熱解毒的天然良藥

南天燭,別名燈籠果、天燭,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在中醫臨牀中應用廣泛。

南天燭的藥用價值

南天燭的主要藥用成分為南天燭素,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藥理作用 機制
清熱解毒 消除自由基,減輕炎症
滋陰降火 補充津液,抑制上火
抗菌消炎 抑制細菌生長,消炎止痛
抗腫瘤 抑制癌細胞生長,誘導細胞凋亡

南天燭的臨牀應用

南天燭被廣泛應用於以下疾病的治療:

疾病 症狀
咽喉腫痛 咽喉紅腫、疼痛
口腔潰瘍 口腔黏膜破潰
肺熱咳嗽 乾咳無痰或少痰
瘡瘍腫毒 皮膚紅腫、化膿
癌症輔助治療 提高免疫力,減輕副作用

南天燭的使用方法

南天燭可通過以下方式使用:

方式 使用方法
內服 煎服、泡茶、製成丸劑或膠囊
外敷 磨粉或搗汁敷於患處

南天燭的注意事項

使用南天燭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注意事項 説明
孕婦慎用 南天燭性微寒,孕婦應謹慎使用
過敏體質慎用 過敏體質者易對南天燭過敏,應避免使用
長期服用 南天燭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正氣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 南天燭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應諮詢醫生

南天燭的食譜

南天燭除了作為藥材外,還可以入菜食用,以下是一道南天燭的食譜:

清熱解毒湯

材料:

延伸閲讀…

中藥南燭

南天燭(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

  • 南天燭果 30g
  • 麥冬 30g
  • 生地黃 30g
  • 玉竹 30g
  • 枸杞子 30g

做法:

  1. 將所有材料洗淨。
  2. 將材料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水。
  3. 燉煮 2 小時,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