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獅:承載歷史與象徵的鎮獸
引言
矗立於香港與上海的滙豐銀行大樓前,那威武的石獅子不僅是城市地標,更是滙豐銀行的傳奇象徵。這對雄獅跨越時空,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
香港的守護者
1935年,滙豐在新建成的香港總行大廈前鑄造了一對與上海分行大廈相仿的石獅子。這兩頭石獅由周燕翔以銅鑄造,並以「史提芬」和「施迪」命名。香港的石獅不僅成為崇敬的對象,更被視為幸運和繁榮的象徵。


日軍侵華的浩劫
1942年,日軍佔領香港,妄圖將滙豐的石獅運至大阪熔化取銅。然而,美軍在大阪發現了這些國寶,並將其完璧歸趙,石獅身上留下了戰爭的彈痕。
上海的守護者
上海分行大廈前的那對石獅子時間更早,鑄造於1923年。這兩頭石獅來自英國,由亨利·普爾設計,JW勝家父子公司鑄造。上海的石獅也以「史提芬」和「施迪」命名,象徵著當時滙豐銀行兩位傑出銀行家的性格和氣度。
日本佔領的危機
1941年,日軍佔領上海,企圖將滙豐的石獅運回日本融化取銅。儘管石獅遭到了日軍的鋸割破壞,最終未能被拆走。
文化大革命浩劫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上海的石獅被移至上海滑稽劇團倉庫,後又被轉交上海博物館保存。
浦東發展銀行的仿造
1997年,浦東發展銀行獲得了滙豐銀行大樓的使用權,並決定鑄造兩尊仿照原樣的石獅。新鑄造的石獅保留了日軍破壞的鋸痕,作為對歷史的見證和致敬。
石獅的靈感來源
上海的石獅靈感來自威尼斯軍械庫外的比雷埃夫斯獅子,而香港的石獅則由魏達設計。
石獅的名字
石獅的名字源自兩位滙豐銀行的高層:香港的「史提芬」來自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落成時的總司理,而上海的「施迪」則來自當時的上海分行經理。
表:上海與香港的石獅比較
特點 | 上海石獅子 | 香港石獅子 |
---|---|---|
鑄造年份 | 1923 年 | 1935 年 |
設計師 | 亨利·普爾 | 魏達 |
鑄造廠 | JW 勝家父子公司 | 周燕翔 |
名稱 | 史提芬、施迪 | 史提芬、施迪 |
現狀 | 一頭在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一頭在上海銀行博物館 | 皆在滙豐總行大廈正門前 |
結論
滙豐的石獅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承載著滙豐銀行的發展歷程、中外文化交流的印記和戰爭創傷的記憶。石獅的堅毅與威武,見證了一個世紀以來香港和上海的滄桑巨變。
匯豐銀行獅子:威嚴與信譽的象徵
引言
匯豐銀行獅子是全球金融界最具標誌性的象徵之一,代表著匯豐銀行的威嚴、信譽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從其誕生之日起,獅子就一直與匯豐銀行不可分割,並在該銀行的悠久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獅子的起源
1865年,匯豐銀行在香港成立,當時被稱為香港上海銀行。為了體現銀行的穩固性和亞洲業務的焦點,銀行決定採用獅子作為其吉祥物。獅子在中國傳統中被視為權力和威嚴的象徵,這使得它成為匯豐銀行的不二之選。
早期設計
最初的匯豐銀行獅子形象是一個威風凜凜的中國獅子,盤踞在一個球上。隨著時間推移,獅子的設計逐漸演化,於1960年定型為當前的設計。這個標誌性的圖像由兩隻雄性獅子組成,它們背對背守衞著匯豐銀行的盾徽。
獅子的含義
匯豐銀行獅子的形象傳達著銀行的核心價值觀:
- 威嚴與力量:獅子代表著匯豐銀行穩健的財務實力和作為全球金融機構的領導地位。
- 信譽與誠信:獅子是忠誠和可靠的象徵,它反映了匯豐銀行對客户和利益相關者的承諾。
- 國際地位: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廣泛的業務,而獅子象徵著銀行的國際性。
獅子在匯豐銀行的運用
匯豐銀行獅子不僅是銀行的一種標誌,也是其品牌和溝通策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獅子的形象出現在各種場閤中,包括:
- 標誌和標識:獅子的標誌出現在匯豐銀行的所有官方文件、營銷材料和建築物上。
- 廣告活動:獅子經常出現在匯豐銀行的廣告活動中,突顯銀行的實力和可靠性。
- 社區參與:獅子參與匯豐銀行的社區參與計劃,例如慈善活動和教育外展活動。
獅子雕像
除了其象徵意義之外,匯豐銀行獅子也以其 впечатляющие 雕塑而聞名。這些雕塑被安置在匯豐銀行全球各地的辦事處和大樓外,成為城市地標的著名例子包括:
匯豐銀行獅子是全球金融界最具標誌性的象徵之一,它代表著匯豐銀行的威嚴、信譽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從其誕生之日起,獅子就一直與匯豐銀行緊密相連,並在外界和內部傳達銀行的核心價值觀。這些 впечатляющие 雕塑和標誌性的形象鞏固了匯豐銀行作為全球金融機構的領先地位,並確保了其作為全球品牌的可識別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