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
[《廣韻》苦得切,入德,溪。]


釋義
一、勝過、制伏
- 征服敵軍,勢不可擋。
- 抑制慾望,修身養性。
二、損傷、懲罰
- 對其進行懲戒,以示警告。
- 受到傷害或損失,令人痛心。
三、相交錯
- 龜裂紋路交會成十字,用於占卜。
- 人際關係錯綜複雜,難以理清。
四、訓斥、教導
- 以嚴厲言辭指責,意在規範。
- 耐心指導,促使其改過自新。
表格
字音 | 拼音 | 注音 | 部首 | 筆畫 | 釋義 |
---|---|---|---|---|---|
克 | kè | ㄎㄜˋ | 兒 | 7 | 戰勝、抑制 |
克 | kè | ㄎㄜˋ | 兒 | 7 | 損傷、懲罰 |
克 | kè | ㄎㄜˋ | 兒 | 7 | 相交錯 |
克 | kè | ㄎㄜˋ | 兒 | 7 | 訓斥、教導 |
克部首探源及其延伸意義
序言
“克”部首,在漢語中具有多重意涵,深植於漢字文化之中。本文將探討”克”部首的字源、構成及其延伸意義,以期深入理解其豐富內涵。
字源探析
“克”部首源自甲骨文,其形狀類似一把斧頭。在古文字中,”克”常表示伐木或戰鬥,具有征服、戰勝之意。
構成與演變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楷書 |
---|---|---|---|
![]() |
![]() |
![]() |
克 |
隨著時代演進,”克”部首的字形逐漸簡化,但其核心意涵仍保持不變。
延伸意義
“克”部首除原有的伐木、戰鬥義外,還衍生出以下延伸意義:
引申義 | 例字 | 解釋 |
---|---|---|
克服 | 克敵、克難 | 戰勝困難 |
剋制 | 克己、克欲 | 約束自身 |
及格 | 及時、及物 | 達到標準 |
徹底 | 克溶、克化 | 完全消除 |
堅定 | 克念、克守 | 心志堅定 |
在人名、地名中的運用
“克”部首因其藴含的積極意涵,常被用於人名和地名中,以祈願吉祥如意。例如:
人名: 克勤、克明、克強
地名: 克山縣、克東縣、克州
結語
“克”部首源遠流長,意義豐富。其作為漢字造字的基礎,不僅記錄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軌跡,更承載著先人的智慧與信念。透過對”克”部首的深入探討,我們得以窺見漢字文化深厚的底藴,並激發對於自我修養和進取精神的不懈追尋。
延伸閲讀…
克的部首|克的拼音|克的組詞|克的意思
克(注音:ㄎㄜˋ 部首:兒) | 《國語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