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年齡稱謂
古人常利用特定稱謂,取代數值表達年歲。例如孩提,指2至3歲間、正值牙牙學語之齡;總角,指8至13歲間、頭髮呈羊角狀之少年。


童齔階段,孩子褪去乳齒,生長恆牙。豆蔻年華,形容少女13至16歲間,正值如豆蔻花般含苞待放之韶光。及笄禮,是女子15歲的成人儀式,寓意盤起秀髮,束之以笄。
志學之年,為15歲光景,猶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之説。束髮之際,則是15歲男子的成年標誌。加冠禮在20歲施行,象徵男子成年。女子束髮成結,稱為「結髮」,亦於20歲左右。
弱冠,指20歲男子,雖冠禮行畢,體魄仍處於未盡健壯之時。始室之年在30歲,男子開始承擔家計。40歲,稱為「不惑之年」,意指智慧成熟,已能明辨是非。
年屆50,「知天命之年」到臨,昭示著對天地秩序的領悟。耳順之年,則在60歲,意謂內心平和,能坦然接受他人的意見。
70歲,通常被稱為「古稀之年」,源自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之嘆。80歲者,則被尊稱為尊長,敬稱為「高齡」。
年齡稱謂 | 年齡 | 説明 |
---|---|---|
尊長 | 80歲以上 | 敬辭,用於稱呼老人 |
古稀之年 | 70歲 | 出自杜甫詩句「人生七十古來稀」 |
耳順之年 | 60歲 | 能坦然接受他人意見 |
知天命之年 | 50歲 | 領悟天地秩序 |
不惑之年 | 40歲 | 智慧成熟,能明辨是非 |
始室之年 | 30歲 | 男子開始承擔家計 |
弱冠 | 20歲 | 男子行冠禮後,體魄仍未盡健壯 |
結髮 | 20歲 | 女子束髮成結,表示成年 |
加冠 | 20歲 | 男子行加冠禮,表示成年 |
束髮 | 15歲 | 男子解散總角,紮成一束 |
及笄 | 15歲 | 女子盤起秀髮,束之以笄,表示成年 |
志學之年 | 15歲 |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之説 |
豆蔻年華 | 13至16歲 | 女子如豆蔻花般含苞待放 |
童齔 | 8至13歲 | 孩子褪去乳齒,生長恆牙 |
總角 | 8至13歲 | 頭髮呈羊角狀 |
孩提 | 2至3歲 | 正值牙牙學語之齡 |
齠齔之年幾歲
齠齔之年幾歲?這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問題。齠齔之年是指兒童即將長出恆牙的時期,也被稱為換牙期。在此期間,兒童會失去乳牙並長出恆牙。
齠齔之年通常在 6 至 8 歲開始,並持續到 12 至 14 歲左右。然而,每個人的換牙時間可能因人而異。此外,不同牙齒的換牙時間也有所不同。下表列出了不同牙齒的平均換牙時間範圍:
乳牙 | 恆牙 | 換牙時間範圍 |
---|---|---|
中間門牙 | 中間門牙 | 6-8 歲 |
側門牙 | 側門牙 | 7-9 歲 |
犬齒 | 犬齒 | 9-12 歲 |
第一臼齒 | 第一小臼齒 | 10-12 歲 |
第二臼齒 | 第二小臼齒 | 11-13 歲 |
犬齒後的臼齒 | 第一大臼齒(恆牙) | 6-7 歲(無乳牙) |
犬齒後的第二臼齒 | 第二大臼齒(恆牙) | 12-13 歲(無乳牙) |
齠齔之年徵兆
齠齔之年的一些徵兆包括:
- 乳牙鬆動或脱落
- 牙齦紅腫或發炎
- 牙齒疼痛或敏感
- 出現新牙的間隙
齠齔之年的注意事項
在齠齔之年,父母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 保持口腔衞生:兒童在齠齔之年應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以防止蛀牙和牙齦疾病。
- 定期檢查:應帶兒童定期進行牙科檢查,檢查換牙進度和口腔健康狀況。
- 緩解疼痛:如果兒童出現疼痛或不適,可使用止痛藥或冷敷來緩解症狀。
- 防止牙齒損傷:兒童在換牙期間應避免吃硬的食物或參與接觸性運動,以防止牙齒損傷。
結論
齠齔之年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通過瞭解換牙的時間範圍和注意事項,父母可以幫助兒童順利度過這個時期,確保他們的口腔健康。
延伸閲讀…
古人從0~140歲的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
【齠齔幾歲】年齡的代稱(完整版)@影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