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見證白蘭花的純潔與優雅:驚艷眾人的花中貴族

【白蘭花】見證白蘭花的純潔與優雅:驚艷眾人的花中貴族

白蘭

這株由黃玉蘭和山含笑的天然雜交而成的常綠喬木,別稱白玉蘭,又名黃葛蘭。其花朵似黃葛樹芽包,故存在黃葛蘭的別名。

白蘭的枝條伸展,使其樹冠呈闊傘形;樹皮為灰色;嫩枝和芽初生時長有淡黃或白色的細微柔毛,會隨生長逐漸脱落。葉子薄而有光澤,為革質葉,呈橢圓形,顏色以青綠色為主。

白蘭花 Play

白蘭喜好充足的光照,通風順暢、濕潤温暖的環境最利於其生長,土壤最好選擇肥沃、疏鬆和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

高温與強光易對白蘭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同時耐寒性也較差,積水和颱風都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還忌煙氣(二氧化硫、氯氣等),總體抗性不強。

原產地為印度尼西亞爪哇,目前在東南亞種植較廣。福建、廣東、廣西和南等省區是中國境內栽培廣泛的地區,長江流域及其他省區常進行盆栽種植。

白蘭花

白蘭生長最高可達約17米,盆栽的高一般為3-4米。

花為白色或淡黃色,香味濃鬱;花瓣較為肥厚,大致形狀為長披針形。

除了可以花葉齊觀,作為一種香料植物,白蘭花還可以兼做香料和藥用。

白蘭花的幼枝及芽呈綠色,密披微柔毛。葉淺綠色,互生,長橢圓形而先端較尖,革質,表皮無毛,長約10-20釐米,寬4-9.5釐米,面無毛,底疏生微柔毛。

白蘭花的繁殖可採用嫁接、壓條、扦插、播種等方法,但最常用的是嫁接和壓條兩種。

白蘭花做為觀賞花,株形直立有分枝,落落大方。在南方可露地庭院栽培,是南方園林中的骨幹樹種。北方盆栽,可佈置庭院、廳堂、會議室。中小型植株可陳設於客廳、書房。因其懼怕煙燻,應放在空氣流通處。

不僅白蘭花提取物能夠藥用,整個花也可以直接入藥,據説對於慢性支氣管炎、虛勞久咳、前列腺炎等效果極佳。除此之外,白蘭花還可用於燻製花茶,據有關資料記載,純粹的白蘭花茶「外形條索緊結重實,色澤墨綠尚潤,香氣鮮濃持久,滋味濃厚尚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明亮」。

白蘭花葉片青翠碧綠,花朵潔白如玉,芳香若蘭,惹人喜愛。但常因管理不善,遭受病蟲危害,引起葉色萎黃,花小失潔,影響觀賞,令人掃興。白蘭花常見的病害有黃化病,炭疽病,根腐病;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蚜蟲,刺蛾等。

白蘭花一般可開花兩次,第一次在夏季,第二次在秋季,夏季花比較多,花色一般乳白色,披針形花披片10片,長3-4釐米,藥隔伸出成短尖頭,雌蕊羣披微柔毛。蓇葖果成熟時紅色,少見結實。

在亞洲,尤其在東南亞與中國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白蘭因為有著濃烈的香氣,而成為一種園藝植物並廣泛種植。白蘭還可以壓榨出精油。在中國,白蘭可作為玉蘭茶的原料。在中醫領域,白蘭的花可用來行氣止咳。

原產喜馬拉雅地區。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

表:白蘭特徵

特徵 説明
學名 Michelia x alba
別稱 玉蘭花、白緬花
原產地 印度尼西亞爪哇
形態 常綠喬木,最高可達約17米
樹冠 闊傘形
樹皮 灰白色
嫩枝和芽 長有淡黃或白色柔毛
葉子 薄而有光澤,橢圓形,青綠色
白色或淡黃色,長披針形花瓣
香氣 濃鬱
生長環境 充足光照、通風良好、濕潤温暖的微酸性土壤
不利生長環境 高温、強光、積水
抗性 較弱,不耐寒
主要病害 黃化病、炭疽病
主要蟲害 介殼蟲、紅蜘蛛

白蘭花的香氣與魅力

白蘭花,又稱夜來香、素馨花,是一種常見的熱帶花卉。白蘭花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優雅的外觀而聞名。

白蘭花的香氣

白蘭花的香氣濃鬱而甜美,帶有絲絲的果味和奶油味。它的香氣在夜晚尤為明顯,因此也被稱為「夜來香」。白蘭花的香氣具有提神醒腦、安神鎮靜的功效,常被用於製作香水、香氛、精油和茶飲。

白蘭花的品種

白蘭花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其中最常見的有:

品種 花色 香氣
普通白蘭花 白色 濃鬱
大葉白蘭花 白色 清淡
粉紅白蘭花 粉紅色 清淡

白蘭花的用途

白蘭花在各地文化中都有著不同的用途,例如:

  • 宗教用途: 白蘭花在許多宗教儀式中被用作供品或裝飾。
  • 藥用用途: 白蘭花的花和葉子具有藥用價值,可以用於治療咳嗽、發燒和胃痛等症狀。
  • 美容用途: 白蘭花萃取物常被用於製作化妝品和保養品,具有美白、抗氧化和保濕功效。
  • 食用用途: 白蘭花的花瓣可以食用,常被用於製作甜點、飲料和料理,增添香氣和風味。

白蘭花的種植

白蘭花喜愛温暖、濕潤的環境,在半陰或陽光充足的地方都可以生長。白蘭花可以用扦插的方式繁殖,也可以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播種。種植時需要保持土壤濕潤,並定期施肥。

總結

白蘭花是一種香氣迷人、用途廣泛的花卉。它除了具有觀賞價值外,還具有藥用、美容、食用和宗教用途。白蘭花容易種植,適宜在温暖的氣候中生長,是居家裝飾和香氛製作的絕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