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象羅漢】直擊!親臨印度聖地一睹神聖的「騎象羅漢」真容

【騎象羅漢】直擊!親臨印度聖地一睹神聖的「騎象羅漢」真容

迦理迦尊者:騎象羅漢

頭頂象首,目及四方,
心懷眾生,頌經朗朗。
象徵佛法,力拔山兮,
耐勞致遠,迦理迦威名揚。

十八羅漢,護法傳名

騎象羅漢 Play

十八羅漢,佛陀囑咐,
永住世間,弘揚佛法。
源自十六,加二尊者,
隨著時光,轉為十八。

迦理迦尊者,馴象大師

騎象羅漢

昔日馴象,威風八面,
出家修行,悟道成真。
騎象羅漢,名號永存,
梵文Karika,音譯尊者。

乾隆欽定,伏虎降龍

清代乾隆,欽定二尊,
降龍伏虎,護法威嚴。
至此十八,名號確定,
佛教界中,尊崇敬禮。

**| 羅漢 | 入滅時 | 地點 |
|—|—|—|
| 迦理迦 | 公元前543年 | 北印度舍衞國 |
| 無盡意 | 公元前543年 | 北印度祇樹給孤獨園 |
| 迦葉尊者 | 公元前483年 | 北印度拘屍那羅 |
| 彌勒尊者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波羅奈國 |
| 伏虎羅漢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祇園精舍 |
| 降龍羅漢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王舍城 |
| 達摩多羅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摩竭陀國 |
| 常啼羅漢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祇樹給孤獨園 |
| 降魔尊者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祇園精舍 |
| 彌勒菩薩 | 公元前483年 | 印度鹿野苑 |

騎象羅漢:佛教中的文殊菩薩化身

騎象羅漢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羅漢,被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而騎象羅漢則象徵著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毅力。

傳説與象徵

騎象羅漢的傳説是與求道的堅信不移有關。據説,在過去世,有一位名叫善財的人,為了尋求真正的智慧,追隨文殊菩薩遊歷四方。途中,善財遇到許多阻礙,卻不為所動。最終,他乘坐一頭大象,象徵著堅定的意志和毅力,如履平地般地克服困難,抵達文殊菩薩所在。

在佛教藝術中,騎象羅漢通常被描繪成騎在一頭白色大象上,手持慧劍或經卷,代表著智慧和堅韌。大象的穩重和力量象徵著羅漢堅實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象徵意義

騎象羅漢的象徵意義豐富,包括:

象徵意義 含義
智慧和知識 文殊菩薩的化身
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毅力 乘坐大象,克服困難
穩重和力量 大象的特性
求道精神 善財的傳説
克服障礙 如履平地般地抵達目的地

相關經文

關於騎象羅漢的記載,可以在以下經典中找到:

經典 相關內容
維摩詰經 善財童子騎象求道
佛説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文殊菩薩騎象

大眾文化

騎象羅漢的形象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廟宇、藝術品和吉祥物中都能見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騎象羅漢被視為護法神和招財納福的象徵。

總結

延伸閲讀…

十八羅漢之騎象羅漢

騎象羅漢

騎象羅漢是佛教中智慧和堅定的象徵,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他的傳説和象徵意義對佛教徒和民間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激勵著人們堅守信念,克服困難,追求智慧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