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漢語「丘」的詞源考探
中古漢語中的「丘」字,具有 [泛指山巒與聚居地] 兩種意義。學者舒世哲認為,這兩種意義實為同源,源自原始漢藏語 *r/g-wa(「村莊」)。
漢語族詞彙 | 原始漢藏語推測 | 漢語族外同源詞 |
---|---|---|
丘 (OC *kʰʷɯ) | *r/g-wa | 米佐語 khua(「村莊」) |
裏 (OC *rɯʔ) | *r/g-wa | Lai khûa(「村莊,宇宙」) |
街 (OC kreː, kreː) | *r/g-wa | 緬甸語 ရွာ (rwa,「村莊」) |
舒世哲推測,由於人類習慣聚居於較高處,故「丘」字一詞延伸出泛指山巒之義。值得注意的是,原始漢藏語 r/g-wa 的尾音推測為 -t 或 -p,故原始形式應為 [r/g]-wa。


有丘的字與中國文化
在悠久的中國文化中,「有丘」二字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出現在許多地名、典故和成語中,也反映了中國人對「山丘」的特殊情懷和文化意涵。
一、地名中的「有丘」
地名中包含「有丘」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地名 | 簡介 |
---|---|
彭祖丘 | 傳説中中國古代養生家彭祖所居之丘 |
有丘山 | 位於安徽省安慶市,相傳為孔子隱居授徒之地 |
南丘 | 古城陸渾的別稱,位於河南省魯山縣 |
魯丘城 | 古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 |
梁丘 | 古城,位於河南省開封市 |
二、典故中的「有丘」
典故中使用「有丘」二字者也十分常見,例如:
典故 | 含義 |
---|---|
孟母三遷 | 孟子母親為了孩子求學環境,三次搬家,最終定居在「有丘」附近 |
孔子問禮 | 孔子周遊列國,向老子請教禮儀,老子居於「有丘」 |
伯牙鼓琴 | 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發生在「有丘」之上 |
三、成語中的「有丘」
「有丘」二字也被運用於許多成語中,例如:
成語 | 含義 |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意思是在好的環境下,事物自然能生長發展 |
有條不紊 | 形容事物條理分明,有規有矩 |
登高望遠 | 比喻站在高處,可以看得更遠更廣 |
居高臨下 | 比喻從優越的位置觀察或控制事物 |
高瞻遠矚 | 意思是有長遠的眼光和見識 |
四、文化意涵
「有丘」二字在中國文化中,不僅代表具體的山丘,更具有以下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