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署現像】中暑現象大解謎!頭痛發燒怎麼辦?防中暑就靠這幾招!

【中署現像】中暑現象大解謎!頭痛發燒怎麼辦?防中暑就靠這幾招!

熱傷害預防與中暑處理

前言

高温炎熱的夏季,熱傷害事件頻傳。中暑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的類型,可能致命。認識熱傷害類型、預防方法和中暑處理步驟,才能安度夏季。

中署現像 Play

熱傷害類型

熱傷害可分為三種類型:

類型 症狀 嚴重程度
熱痙攣 肌肉抽筋、疼痛 輕度
熱衰竭 虛弱、噁心、嘔吐、頭痛 中度
熱中暑 體温升高、無汗、抽搐、昏迷 嚴重

預防熱傷害

中署現像

預防熱傷害,可遵循以下原則:

  • 避免在高温時段外出
  • 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
  • 定時補充水分
  • 多吃新鮮蔬果

中暑處理

中暑發生時,應立即採取以下步驟:

  • 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
  • 除去患者衣物,並墊高頭部
  • 以濕冷毛巾擦拭患者身體,或搧風降温
  • 保持患者意識清醒,並給予水分、鹽水或運動飲料
  • 疑似嚴重中暑,應立即送醫

特別族羣

以下の族羣應特別注意中暑風險:

  • 在户外工作或活動的人
  • 運動員、軍人
  • 處於悶熱、潮濕環境的人
  •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的人

中醫觀點

中醫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

  • 陽暑:因高温流汗過多所致
  • 陰暑:因吹冷氣或喝冰飲,突然進入高温環境所致

飲食建議

夏季消暑,可食用以下食物:

  • 綠豆湯、薏仁湯、瓜類
  • 清涼降火的青草茶、麥茶、酸梅汁
  • 温熱水或紅糖薑湯(陰暑服用)

穴道按摩

按摩以下穴道,有助緩解中暑不適:

  • 內關穴:手腕內側,屈腕時兩條肌腱之間
  • 神門穴:手腕內側,手掌側面小指側

水分補充

每日應補充足量水分,計算方式為體重乘以30毫升。把握六個最佳補水時間:

  • 起牀後
  • 運動前
  • 運動後
  • 進食後
  • 睡前
  • 洗澡後

祛除濕氣

夏季祛除濕氣,可食用以下食材:

  • 薏仁
  • 赤小豆
  • 綠豆
  • 冬瓜

中暑現象:認識預防與處置

中暑現象是指人體暴露於高温環境中,導致體温過高而產生的一系列生理反應。當人體核心温度超過40°C時,就會發生中暑,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

中暑症狀

症狀 輕度中暑 中度中暑 重度中暑
皮膚 潮濕、發紅 乾燥、發紅或發紫 乾燥、發紫或蒼白
脈搏 快速且微弱 快速且微弱 緩慢或微弱
體温 40-41°C 41-42°C >42°C
神智狀態 混亂、暈眩 極度混亂、意識模糊 昏迷、抽搐
其他 頭痛、噁心、嘔吐 皮膚發紺、呼吸急促 多器官衰竭、死亡

中暑類型

中暑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 熱衰竭:人體喪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但體温尚未升高至40°C以上。
  • 熱痙攣:肌肉過度使用或電解質失衡導致肌肉痙攣,但體温通常維持在正常範圍。

中暑預防

預防中暑至關重要,以下是幾個有效的方法:

  • 避免在炎熱時段外出。
  • 穿著寬鬆、透氣的棉質衣物。
  • 多喝水,即使不感到口渴。
  • 補充電解質,例如運動飲料或電解質粉。
  • 待在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
  • 避免劇烈運動或體力消耗大的活動。
  • 注意高齡者、嬰幼兒和慢性病患者,他們更容易發生中暑。

中暑處置

如果懷疑有人中暑,請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延伸閲讀…

中暑症狀不只頭痛!解除中暑該怎麼辦?預防中暑喝什麼?

中暑有一項最明顯的症狀!牢記正確處理5步驟| – iHealth

  1. 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
  2. 鬆開患者的衣物並用冷水擦拭身體。
  3. 給予患者喝水或運動飲料。
  4. 如果患者意識清醒且沒有痙攣,可考慮使用冰袋或冷敷包放在患者的腋窩、腹股溝和頸部。
  5. 切勿將患者浸入冷水中或使用冰水灌腸。
  6. 如果患者情況惡化或失去意識,請立即撥打緊急救援電話。

小結

中暑現象是一種潛在致命的緊急狀況,預防和及時處置至關重要。透過瞭解中暑的症狀、類型、預防和處置方法,我們可以降低中暑發生的風險,並在發生時提供適當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