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癌的類型 | 特徵 | 症狀 |
---|---|---|
基底細胞癌 | 最常見的膚癌,佔約 75-85% | 通常出現在陽光照射部位,如頭部、頸部和手部 |
鱗狀細胞癌 | 較基底細胞癌更具侵襲性 | 出現在陽光照射部位,如臉部、前臂和手部 |
黑色素瘤 | 最嚴重的膚癌類型 | 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通常出現在背部、腿部和手臂 |
膚癌發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 紫外線曝曬是膚癌的主要原因。
- 接觸砷、石棉和煤焦油等化學物質會增加罹患風險。
- 有家族史、免疫系統較弱和皮膚較白皙的人較容易得到膚癌。
如何預防與治療膚癌


- 避免陽光曝曬,尤其是正午時段。
- 使用防曬乳、戴太陽眼鏡和穿著寬鬆、遮蔽的衣物。
- 定期檢查皮膚,如有變化應儘速就醫。
- 治療方法包括外科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
如何分辨良性痣與皮膚癌
- 良性痣通常對稱、顏色均勻且邊緣規則。
- 皮膚癌的痣可能不對稱、顏色不均勻、邊緣不規則、直徑超過 6 毫米(¼ 英寸)或隨時間發生變化。
- 如果痣出現 ABCD 規則(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直徑過大或隨時間變化),則建議儘速就醫檢查。
膚癌的注意事項
- 膚癌早期發現並妥善治療,通常可治癒。
- 未能及時治療,膚癌可能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 定期自我檢查皮膚,及時發現和治療任何可疑病灶,至關重要。
良性痣:常見的皮膚良性增生
認識良性痣
良性痣又稱色素痣,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良性增生,是由於表皮或真皮中的黑色素細胞聚集所形成的。良性痣在臨牀上形態多變,大小、顏色、形狀均不相同,其顏色可從淡褐色到深黑色不等,形狀可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
良性痣的成因
良性痣的形成原因不明確,但一般認為與遺傳、日光照射、 гормоны變化等因素有關。遺傳是良性痣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有大量的良性痣,則子女也較容易長出良性痣。日光照射會刺激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良性痣變多或變大。荷爾蒙變化也會影響良性痣的生長,例如孕婦或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可能會發現身上的良性痣變多或變大。
良性痣的種類
良性痣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特徵 |
---|---|
交界痣 | 發生在表皮與真皮交界處,較小且扁平。 |
複合痣 | 發生在表皮與真皮中,大小和形狀變異較大。 |
皮內痣 | 發生在真皮中,較大且凸起,顏色較深。 |
巨大型胎記痣 | 出生時即有的大面積良性痣,可能會有惡變的風險。 |
藍痣 | 顏色為藍黑色的良性痣,較少見。 |
良性痣的診斷
良性痣的診斷通常基於臨牀表現,醫師會根據良性痣的大小、形狀、顏色和位置等特徵做出判斷。若有必要,醫師可能會進行皮膚鏡檢查或切片檢查以進一步確認診斷。
良性痣的治療
絕大多數良性痣不需要治療,但如果良性痣影響了外觀或引起了不適,可以考慮以下治療方式:
- 電灼:使用電灼器將良性痣燒灼消除。
- 雷射治療:使用雷射將良性痣氣化消除。
- 外科切除:將良性痣完整切除,是較為徹底的治療方式。
良性痣與惡性黑色素瘤
良性痣雖然屬於良性增生,但仍有極少數可能會發生惡變,轉變為惡性黑色素瘤。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癌,具有轉移和復發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出現以下情形,建議儘快就醫檢查:
- 良性痣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大或顏色變深。
- 良性痣的形狀發生不對稱的變化。
- 良性痣的邊緣變得不規則或模糊。
- 良性痣出現出血或潰瘍。
- 良性痣感到發癢或疼痛。
預防良性痣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良性痣的出現,但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降低長出良性痣的風險:
延伸閲讀…
不大驚小怪!如何辨別「黑痣」與「黑色腫瘤」?
痣是什麼?會變成黑色素瘤?7種一定要除的痣
- 避免過度曝曬於日光下。
- 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包括塗抹防曬乳、戴遮陽帽和太陽眼鏡。
- 定期檢查皮膚,注意新出現或變化中的良性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