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瑰麗之寶
珊,海中奇珍,其形似樹,狀若繁花,色彩斑斕,悦人眼目。自古以來,珊便以其獨特魅力,俘獲無數人心。
《説文》:珊,珊瑚,赤色,生於海,或出於山嶺。珊瑚乃腔腸動物之骨骼,堅韌而美麗,可雕琢成飾品,或入藥療疾。


質地細膩,明潤如玉,珊之色彩,尤為豐富。有紅如熾火,白似皓雪,黑若玄墨,綠如碧波,令人嘆為觀止。其骨骼間,交錯有緻,形態各異,或成樹枝狀,或成球形塊狀,奇形怪狀,引人入勝。
名稱之淵源
珊之名,源遠流長。古時漁人於海上拾得此物,見其形如小樹,分枝繁茂,而色澤紅潤,故名曰「珊瑚」。「珊」字,會意兼形聲,上部為「木」,表示珊為木屬,下部為「山」,表示珊產於山林或海中。
文化之寓意
珊,不僅以其外形之美而著稱,更因其寓意而備受推崇。珊者,珍貴之物也,象徵著美好、富貴、吉祥。古人常將珊喻為佳人或珍寶,以贊其容貌之美,品質之佳。
宋之詞人辛棄疾,有句雲:「倚欄無語,望青天,碧樹珊珊。」其詞中「珊珊」,形容樹木之高大挺立,氣度不凡。元之詩人張養浩,亦有詩云:「珊瑚抱玉,玳瑁筵金。」其詩中「珊瑚」與「玳瑁」並列,突顯了珊瑚之珍貴。
珊字取名
珊字,常與「珍」「寶」「玉」等字合用,寓意吉祥,福澤綿長。珊字用於人名,多取其美好、富貴、才華之義。如:「珊珊」「珊玉」「珊珍」等,皆是取名之佳字。
養生之妙
《本草綱目》載,珊具有藥用價值,可清熱解毒,明目安神。古時醫家常將珊磨粉入藥,用於治療熱咳、目疾、驚悸等症狀。
結語
珊瑚,上天賜予之珍寶,其形之美,其意之佳,其用之廣,令人驚嘆。珊,不僅點綴著海洋,更豐富著人類的生活,成為一種永恆的藝術瑰寶, 流傳於世。
山水之間的珊
珊,在中文裡是一個常用字,不僅代表著美麗,也與山有關。在大自然中,珊也常出現在與山相關的事物中。《説文解字》中,珊指的是「山之小石,斑斕而圓潤」。因此,珊與山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珊在山林中的展現
類型 | 特徵 | 珊的顯現 |
---|---|---|
山石 | 表面光滑圓潤,斑斕colorful | 珊石 |
巖層 | 層次分明,色彩多變 | 珊巖 |
地表 | 碎裂的岩石形成細小的石塊 | 珊礫 |
礦石 | 常泛有寶石光澤,色彩豐富 | 珊玉 |
以「珊」字命名的山川地貌
地名 | 地理位置 | 特色 |
---|---|---|
珊珠嶼 | 福建省泉州市 | 形狀似珠,遍佈珊瑚 |
珊尾湖 | 廣東省深圳市 | 水質清澈,湖底有珊瑚礁 |
珊頂山 | 台灣省苗栗縣 | 山頂有珊石堆疊而成 |
珊仔崖 | 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 | 海蝕形成的懸崖,上有許多珊石 |
詩詞歌賦中的珊
「珊」字在詩詞歌賦中也經常出現,詩人多用它來形容山的秀麗、石的潤澤或水的清澈。
- 唐代詩人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其中「復照青苔上」中的青苔,實際上就是附著在樹石間的珊石。
- 宋代詞人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台。夕陽西下幾時回?」其中「夕陽西下」中的夕陽,實際上反映了落日餘暉照在珊石上發出的耀眼光澤。
- 清代詩人袁枚《崇福寺》:「白雲峯頂月,照到碧溪中。石上芝蘭馥,風前杜口動。」其中「石上芝蘭馥」中的芝蘭,實際上指的是生長在珊巖上的野生蘭花。
文化遺產中的珊
珊作為一種自然元素,也出現在了許多文化遺產中。
- 泉州開元寺的珊珠寶塔:塔身由珊瑚石堆疊而成,造型 unique,是中國現存唯一以珊瑚石建造的古塔。
- 北京故宮的珊磚地坪:故宮院落中的地面鋪設有珊磚,這些珊磚是由珊石加工而成,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 台灣日月潭的珊瑚礁: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湖底藏有豐富的珊瑚礁,是重要的生態資源。
總之,「珊」是一個與山緊密聯繫的漢字,它不僅出現在山林中的各種地質現象中,也出現在詩詞歌賦和文化遺產中。通過對「珊」字的探討,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大自然的奧妙與人類文化的博大精深。
延伸閲讀…
珊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珊的意思-珊字五行屬什麼-珊字取名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