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坐】體驗如意坐:開啟禪坐的舒適與自在

【如意坐】體驗如意坐:開啟禪坐的舒適與自在
七支坐法 説明
足跏趺坐 雙腿盤疊,或單盤,或如意坐,或金剛坐
脊樑直豎 脊椎端正,猶如算盤子疊放
手結印 雙手結印於丹田,右手覆左手,拇指輕觸
肩平適度 雙肩放平,不可聳肩
頭正腦收 頭部正中,後腦輕微後收,前顎收斂
目微張 目光微閉,注視於前方適當距離

靜坐要訣

  1. 姿勢端正,以「七支坐法」為基準。
  2. 心念專注,運用五停心法或四念住等方法。
  3. 觀察現象之無常、無我,斷除我見我執。
  4. 透過禪修,悟得緣起、無常、無我,證得解脱。

禪修源流

禪修始於印度,起源於瑜伽。釋迦牟尼佛曾先後拜訪不同導師,並在菩提樹下靜思悟道,成為佛教坐禪之始。

如意坐 Play

佛陀坐禪經歷

佛陀成道後,常於白日坐禪,傍晚經行。藉由定力,佛陀悟得緣起與無我,證得解脱。

如意坐

阿羅漢的修行途徑

佛陀時代的阿羅漢分為俱解脱阿羅漢和慧解脱阿羅漢。前者透過禪定悟道,後者則透過聽聞佛法悟道。

坐禪的意義

坐禪的目的是平穩心念,透過觀察現象的無常與無我,證悟解脱,斷除我見與我執。

如意坐:減緩肩頸痠痛的簡易瑜伽姿勢

如意坐是瑜伽中一種簡單且有效的姿勢,可以緩解肩頸痠痛。透過拉伸上半身肌肉,如意坐有助於改善姿勢,預防頸肩部位的疼痛和不適。

如意坐的好處

如意坐的主要好處如下:

好處 描述
緩解肩頸痠痛 拉伸上半身肌肉,釋放緊張感
改善姿勢 加強核心和背部肌肉,支撐脊椎
增加胸廓擴張 打開胸部,改善呼吸
減輕壓力 促進放鬆和心靈平靜

如意坐的步驟

practicing Supta Baddha Konasana. This pose helps to stretch the chest muscles and relive tension in the head and neck.

步驟 1:仰卧

仰卧於瑜珈墊上,雙膝彎曲,腳掌貼地,與臀部同寬。

步驟 2:將腳掌相對

將雙腳腳掌相對,小腿平行地面。腳尖朝身體方向,腳底相互貼合。

步驟 3:雙手向上延伸

將雙手向上延伸過頭頂,與身體成一條直線。手掌相對,手指交扣。

步驟 4:儘量保持

保持這個姿勢 30 秒到 1 分鐘,或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時間。專注於呼吸,並感受上半身肌肉的拉伸。

  • 肩頸受傷者
  • 懷孕者
  • 有高血壓者

總結

如意坐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瑜伽姿勢,可以緩解肩頸痠痛,改善姿勢,並增加胸廓擴張。透過定期練習如意坐,可以幫助預防頸肩部位的疼痛和不適,並促進整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