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歌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歷經數次修訂,最終定為《義勇軍進行曲》。


1982 年
-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978 年
-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新詞。
1949 年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在正式制定國歌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表格:國歌變遷
台灣首屆總統大選
2004年3月20日,台灣舉行了首次總統大選,標誌着該島民主進程的轉折點。這場備受矚目的選舉由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和國民黨候選人連戰競爭。最終,陳水扁以微弱優勢獲勝,成為台灣首位民選總統。
該次選舉見證了台灣民眾的高度政治參與和對於民主價值的渴望。其結果對台灣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國民黨喪失了長期的執政地位。
馬德里列車爆炸案
2004年3月11日,在西班牙馬德里發生了一系列恐怖襲擊,造成191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這次爆炸案是由基地組織發動的,針對四列通勤列車。
這起悲慘事件在歐洲造成了震驚和恐懼,加速了國際反恐合作。它也促使西班牙政府加強安全措施,並對其反恐策略進行反思。
美國推出「童軍宣誓忠誠法」
2004年3月18日,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簽署「童軍宣誓忠誠法」,要求美國童軍宣誓效忠美國國旗和參與活動。這項法案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認為它違反了童軍的非政治性原則。
儘管存在爭議,「童軍宣誓忠誠法」仍然有效,並繼續成為美國童軍的組成部分。它突顯了美國在9/11恐襲後的愛國主義高漲,以及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延伸閲讀…
2004年3月温家寶總理會見中外記者答問全文
2004年3月日曆表
事件 | 日期 | 地點 | 結果 |
---|---|---|---|
台灣首屆總統大選 | 2004年3月20日 | 台灣 | 陳水扁當選總統 |
馬德里列車爆炸案 | 2004年3月11日 | 西班牙馬德里 | 191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 |
美國推出「童軍宣誓忠誠法」 | 2004年3月18日 | 美國 | 要求童軍宣誓效忠國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