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後莊荔枝王:百年傳承,子孫遍佈全台
位於嘉義市後莊裏圓林仔社區的兩棵百餘歲珍貴老荔枝樹,枝繁葉茂,樹形高聳,枝條上掛滿了顆顆飽滿的紅果。其中以兩棵160歲的老樹最為特殊,歷經百年風霜,其子孫苗已遍佈全台。


樹主紀坤良,現年76歲,其先祖自大陸福建帶來荔枝苗栽種。如今,這兩棵老荔枝樹不但養活了紀家三代,更成為黑葉荔枝之祖。
當年,紀坤良之父智慧過人,研發出枝條包覆法繁殖枝苗,使得荔枝王子孫得以繁衍生息。如今,荔枝王後代已遍佈全台各地,堪稱荔枝家族之母。
據嘉義農試分所荔枝權威張哲瑋表示,黑葉荔枝樹的壽命可達300年以上,儘管荔枝王非最長壽者,但在妥善管理下,仍可年復一年地結實纍纍。
百年荔枝樹
每一顆荔枝樹都能結出上千斤的果實,其枝條包裹法繁殖出的後代枝苗更是遍佈全台,為此有詩人讚譽其「圓林珍寶荔枝王、碧葉丹皮大名揚、百歲蒼顏呈老態,子孫遍佈傲寒霜」。
昔日,人們常以蚊帳包覆荔枝王果實,以防蟲害。在平均10顆果實中,僅能得1顆可食用,每斤約售10多元,相當於當時工人的一天工資,為當時的奢侈品。
然而,如今荔枝王果實已不再昂貴,風味依舊,現正值品嚐佳期。
百年荔枝樹:見證歲月痕跡的歷史瑰寶
在台灣的水果王國中,荔枝樹佔有一席之地,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各地散佈著許多「百年荔枝樹」。這些經歷了時代變遷,屹立不搖的百歲荔枝樹,不僅是珍貴的自然資產,更是台灣農業發展的見證者。
百年荔枝樹的歷史與意義
百年荔枝樹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1920年代,日本政府為推廣荔枝產業,引進了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等地的優良品種,並在各地試種。其中,許多荔枝樹至今依然健在,成為重要的觀光資源。
百年荔枝樹不只是長壽,更見證了台灣農業的發展。在過去,荔枝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百年荔枝樹曾為農民帶來豐厚的收成,滋養了無數家庭。隨著時代演進,荔枝產業逐漸轉型,百年荔枝樹也從生財工具轉變為歷史文物。
百年荔枝樹的分佈與品種
百年荔枝樹散佈於台灣各地,其中以台南市安南區數量最多,共有16棵。此外,桃園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地也有發現。
常見百年荔枝樹的品種包括:
品種 | 特徵 |
---|---|
熱帶 | 果實大而飽滿,果肉脆嫩 |
黑葉 | 果實皮厚果肉豐厚 |
井仔 | 果實細緻多汁 |
糯米餈 | 果肉軟糯香甜 |
百年荔枝樹的保護與利用
百年荔枝樹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需要妥善保護。近幾年,政府和民間團體積極進行調查、登錄和修復工作。為推廣百年荔枝樹,各地也舉辦了許多相關活動,如荔枝採收體驗、古樹導覽等。
此外,百年荔枝樹也有以下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