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層別效用價值評量與市價推估
引文
樓層效用,指樓層不同高度或位置導致之機能或觀感差異,進而影響市價。可藉由將某一樓層市價設定基準,計算各樓層相較基準之效用百分比,作為市價估算基礎。


正文
樓層 | 基地持分 | 面積 | 樓層別效用比 |
---|---|---|---|
5 | 1/5 | 1,000 ㎡ | 100% |
4 | 1/5 | 800 ㎡ | 80% |
3 | 1/5 | 600 ㎡ | 60% |
2 | 1/5 | 400 ㎡ | 40% |
1 | 1/5 | 200 ㎡ | 20% |
已知建築物市價及地價合計 5,000 萬元,專有部分市價如下:
專有部分總價 = 5,000 萬元 * (1,900 m² / (1,900 m² + 500 m²)) = 3,958 萬元
依據樓層別效用比,計算各樓層市價如下:
樓層 | 市價 |
---|---|
5 | 100% * 3,958 萬元 = 3,958 萬元 |
4 | 80% * 3,958 萬元 = 3,166 萬元 |
3 | 60% * 3,958 萬元 = 2,375 萬元 |
2 | 40% * 3,958 萬元 = 1,583 萬元 |
1 | 20% * 3,958 萬元 = 791 萬元 |
樓層別效用比計算
樓層別效用比計算是一個重要的房地產指標,用於衡量特定樓層單位相對於其他樓層單位的相對價值。這有助於確定不同樓層單位之間的溢價或折扣。
計算樓層別效用比
樓層別效用比的計算公式如下:
| 樓層別效用比 | = | 單位價格 | / | 基準樓層單位價格 |
其中:
- 單位價格:目標單位在特定樓層的價格
- 基準樓層單位價格:基準樓層(通常是底層或中間樓層)單位的價格
影響樓層別效用比的因素
影響樓層別效用比的因素包括:
- 景觀:高樓層單位往往提供更好的景觀,這會增加效用。
- 採光:較高的樓層通常具有更好的採光。
- 隱私:較高的樓層提供更少的噪音和幹擾,從而增加隱私。
- 安全:高樓層單位在安全方面通常被認為更有優勢。
- 電梯便捷性:如果電梯便捷性較差,高樓層單位可能會降低便利性。
樓層別效用比的應用
樓層別效用比用於:
- 確定特定樓層單位的溢價或折扣。
- 進行投資決策,以選擇提供最高回報率的樓層。
- 進行房地產評估,以確定樓層別效用比對房地產價值的影響。
樓層別效用比範例
下表顯示了一個樓層別效用比的範例:
樓層 | 單位價格 (新台幣) | 基準樓層單位價格 (新台幣) | 樓層別效用比 |
---|---|---|---|
1 | 10,000,000 | 9,250,000 | 1.08 |
5 | 11,000,000 | 9,250,000 | 1.19 |
8 | 12,000,000 | 9,250,000 | 1.30 |
12 | 13,000,000 | 9,250,000 | 1.41 |
15 | 14,000,000 | 9,250,000 | 1.51 |
表中顯示,12 樓單位的樓層別效用比最高(1.30),這意味著該單位的價格溢價 30%。
延伸閲讀…
概念比一比12 | 樓層別效用比與地價分配率
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地價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