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論命學説
自古以來,論命學説不斷演變,其中四柱八字算命術對五行屬性的判斷方法主要有兩種:


以年份論五行
此法源自唐朝,以出生的年份判定五行。例如庚辰年,對照納音五行表,得「庚辰辛巳白臘金」,故此命格屬金。
以日干論五行
此法興起於宋朝,以出生日的「日干」作為五行依據。例如,「壬」對照五行表,得「壬」屬水,故此命格屬水。
五行生剋關係
五行之間關係密切,其中相生相剋的規律尤為重要: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反之則為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屬性查詢表
天干 | 地支 | 五行 |
---|---|---|
甲、乙 | 寅、卯 | 木 |
丙、丁 | 巳、午 | 火 |
戊、己 | 辰、戌、醜、未 | 土 |
庚、辛 | 申、酉 | 金 |
壬、癸 | 亥、子 | 水 |
五行與命運
五行屬性影響著個人生命的各個方面,包括婚姻、事業、健康等。通過四柱八字論命術,可深入分析八個字中的五行生剋關係,進而揭示命主的一生運勢。
五行屬性怎麼看?深入瞭解五行生剋制化的運作原理
五行屬性在傳統中醫、風水、占卜等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瞭解五行屬性的原理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探究這些範疇。本文將探討五行屬性如何判讀,以及五行生剋制化之間的關係,提供讀者一個清晰的五行屬性認知框架。
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屬性包含金、木、水、火、土,它們之間存在著生剋制化的關係,如下表所示:
相生關係 | 相剋關係 |
---|---|
木生火 | 木剋土 |
火生土 | 火剋金 |
土生金 | 土剋水 |
金生水 | 金剋木 |
水生木 | 水剋火 |
相生關係表示某一屬性生助另一屬性,例如木生火,表示木屬性有助於火屬性的生長。相剋關係則表示某一屬性剋制另一屬性,例如木剋土,表示木屬性會剋制土屬性的力量。
五行屬性的判讀
五行屬性可以從多種管道判讀,包括出生年月日時、姓名、五官特徵等。其中,出生年月日時是最為準確的五行判讀方式,方法如下:
- 年柱:以出生年份的最後一位數字對照五行屬性。例如,年份尾數為 0 或 1 屬金,2 或 3 屬水,4 或 5 屬木,6 或 7 屬火,8 或 9 屬土。
- 月柱:以出生月份對照五行屬性。例如,正月、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屬土,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屬金,四月屬木,七月屬火,十月屬水。
- 日柱:以出生日的干支對照五行屬性。例如,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
- 時柱:以出生時辰對照五行屬性。方法與日柱相同,不過需要結合時辰的干支。
應用五行屬性
瞭解五行屬性後,可以應用於以下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