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 | 分析 |
---|---|
類型 | 大林木命 |
四柱 | 戊辰、己巳年 |
五行 | 木 |
氣勢 | 旺 |
來源 | 艮土、癸丑山 |
影響 | 春夏生長最旺,喜水土 |
不利 | 火金 |
性格 | 善良、能助人,有風頭,但有時易引起衝突 |
運勢 | 幼年辛苦,中年有成,貴人相助,柱見衝則大展宏圖或婚姻不順 |
化解 | 女士可佩戴櫻花石、橘子石、蜜蠟石,男士可佩戴靛藍晶、影子石、烏鴉血石製作的護身符 |
忌諱 | 化解 |
---|---|
火 | 女士配戴紅蠶石,男士配戴影子石 |
感情不順 | 女士配戴石碑護身符(櫻花石、橘子石、蜜蠟石),男士配戴石碑護身符(靛藍晶、影子石、烏鴉血石) |
父母約束 | 女士配戴雲海石,男士配戴御守鹽護身符 |
大林木己巳:埔心牧場文史見證
引言
清同治五年(1866年),林永順家族在埔心牧場開墾大林木(今稱大林埔),並於光緒己巳年(1899年)建廟奉祀天公、地母。此廟宇見證了埔心牧場的文史發展,其建築特色與歷史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建築特色
特色 | 描述 |
---|---|
屋頂 | 硬山屋頂,使用多樣剪黏、交趾陶裝飾 |
門面 | 門額題字「大林木己巳」,側有對聯「天垂靈澤佑黎民,地吐芬芳含萬木」 |
神龕 | 中央供奉天公,左右配祀地母、玉皇大帝 |
歷史意義
林永順家族墾荒
林永順家族原居廣東嘉應洲,後渡海來到台灣,於同治年間在埔心牧場開墾大林木,並取名「大林木」作為地名。
天公廟的建立
光緒己巳年(1899年),林永順家族在大林木建立天公廟,奉祀天公、地母。該廟宇最初為茅草屋,後漸次擴建成現有規模。
埔心牧場の信仰中心
大林木天公廟成為埔心牧場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和九月初九地母生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見證埔心牧場の發展
大林木天公廟見證了埔心牧場從荒蕪之地發展成為富饒的牧場,也反映出當地居民的信仰與移民歷史。
現況與維護
目前大林木天公廟由埔心管理委員會管理,並定期舉辦祭祀活動。2004年,該廟宇被列為嘉義縣歷史建築,以保護其文化資產價值。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