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八仙:凡塵飛升的神仙
道教八仙,傳説中獲道昇仙的凡間人士,形象親民,廣受民間崇敬。
八仙起源
宋代興起的民間傳説中,產生了「八仙圖」,八仙成員逐漸固定。明代吳元泰《東遊記》,更是將八仙確定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採和、何仙姑。


八仙成員介紹
角色 | 籍貫 | 法器 | 傳説 |
---|---|---|---|
漢鍾離 | 燕台人 | 芭蕉扇 | 手搖芭蕉扇,體態慵懶,隨性散漫 |
張果老 | 恆州條山人 | 倒騎白驢 | 倒騎毛驢,悠閒自在,笑容可掬 |
韓湘子 | 長安人 | 玉笛 | 吹奏玉笛,瀟灑不羈,風流倜儻 |
鐵枴李 | 不詳 | 鐵杖 | 手持鐵枴,跛足蓬頭,面容清冷 |
曹國舅 | 不詳 | 玉板 | 手持玉板,風度翩翩,氣質儒雅 |
呂洞賓 | 唐河人 | 寶劍 | 手握寶劍,眼神鋭利,威風凜凜 |
藍采和 | 薊北人 | 花籃 | 戴笠穿荷葉,行為怪異,煙酒不斷 |
何仙姑 | 零陵人 | 荷花 | 手執荷花,輕盈飄逸,仙氣十足 |
八仙法器寓意
八仙的法器,各有寓意,暗合乾坤。
- 魚鼓:吉凶未卜,變化無常
- 寶劍:降妖除魔,匡扶正義
- 笛子:生機勃勃,萬物復甦
-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
- 葫蘆:救濟眾生,濟世扶貧
- 芭蕉扇:起死回生,枯木逢春
- 玉板:靜心凝神,安撫環境
- 花籃:廣通神明,聯絡三界
八仙事蹟
八仙法力高強,事蹟頗多。
- “八仙慶壽”:為南極仙翁祝壽,大鬧天宮,彰顯無畏。
- “八仙過海”:面臨東海阻隔,施展神通,各顯奇能。
- “八仙巧懲惡老財”:懲惡揚善,助人為樂,劫富濟貧。
八仙,身為凡塵飛昇的神仙,不僅有着非凡的法力,更是懲惡揚善、濟世扶貧的典範。他們的事蹟被傳頌千古,成為道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仙神明:傳説中的聖者與仙子
八仙,指的是中國民間傳説中八位具有神奇法力的仙人,他們分別是:
姓名 | 法器 | 成仙經過 |
---|---|---|
呂洞賓 | 寶劍、拂塵 | 修行於崑崙山,後於酒樓前點化酒徒黃龍 |
鐵拐李 | 鐵杖、葫蘆 | 原為漢朝李鐵拐,因病遇天狗,後為呂洞賓所救 |
漢鍾離 | 芭蕉扇 | 原為五代後漢鍾離權,後棄官歸隱,得遇呂洞賓授道 |
張果老 | 毛驢 | 原為唐朝張果,得道後騎著毛驢遊走天下 |
曹國舅 | 玉板 | 宋朝曹瑋,得呂洞賓傳授道法,後於國難時顯靈救國 |
藍採和 | 花籃、竹簫 | 原為漢朝藍採和,因採花而得道,善於吟唱 |
何仙姑 | 荷花 | 原為唐朝何瓊,修煉於湘江,後得呂洞賓傳道,白日昇仙 |
韓湘子 | 笛子 | 原為唐朝韓愈侄子,因吹簫而得道,後於八仙過海中顯靈治水 |
這些仙人各有傳奇故事和法術,且常成羣結伴遊山玩水、行俠仗義。他們被奉為神明,廣受民間崇敬。
八仙傳説
關於八仙的傳説不一而足,其中最著名的有:
- 八仙過海:一次,八仙準備赴瑤池赴蟠桃大會,途中遇渤海洶湧,於是各顯神通,橫渡大海。
- 鐵拐李借驢:鐵拐李一日騎著毛驢遊歷人間,遇見張果老倒騎毛驢,兩人相談甚歡,鐵拐李便借走了他的毛驢。
- 呂洞賓點化黃龍:呂洞賓化身白髮老翁,在酒樓點化酒徒黃龍,讓其斬殺貪官,救濟百姓。
- 藍採和的歌:藍採和常手持花籃、彈奏竹簫,歌唱著自己的得道經歷,勸人向善。
八仙信仰
八仙信仰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人們供奉他們的塑像或畫像,祈求保佑、消災解難。各地都有八仙祠廟,其中最著名的有北京白雲觀和杭州靈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