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歷史
- 鸞門運動奉關帝為玉皇大帝(1860年)
- 儒家封關帝為山西夫子(1736年)
- 清廷封關帝為護國寶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1879年)
- 明神宗封關帝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1595年)
- 宋太祖封關帝為義勇武安王(973年)
- 唐初記載關公顯聖協助智者大師建寺
宗教信仰


- 佛教:奉關帝為守護寺院的伽藍菩薩
- 寧瑪派:視關帝為格薩爾王在漢地的化身
- 道教:尊關帝為伏魔大帝
- 民間:奉關帝為武神、財神、文昌神、行業神、醫療神
社會影響
- 警隊尊崇關帝保佑破案,維持治安
- 黑幫奉祀關帝展現義氣,維繫袍澤情誼
- 商人仰賴關帝庇佑商業興隆,財運亨通
- 考生膜拜關帝祈求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形象塑造
- 《桃園明聖經》:關帝協管文昌武曲星,掌管文運
- 《三國演義》:描繪關帝忠義勇武,塑造英雄形象
- 史書記載:展現關帝英勇善戰,重情重義
神格職能
- 軍事神:鎮守國土,保民衞國
- 戰神:驅邪避兇,徵戰獲勝
- 司法神:主持公道,伸張正義
- 文昌神:助人考運亨通,文采出眾
- 商人守護神:庇佑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 醫療神:消災解厄,施藥除病
多元信仰
- 儒教:稱關帝為武聖,與孔子文聖並稱
- 道教:封關帝為神明,尊奉為大帝
- 佛教:視關帝為護法神,參照伽藍菩薩
- 民間信仰:尊奉關帝為多職能的神,庇佑眾生
關公是什麼神?
關公,一名羽,字雲長,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忠義勇猛而深受後人敬仰。隨著時間推移,關公逐漸被神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神祇。
關公的職能和受尊崇程度
職能 | 受尊崇程度 |
---|---|
武神 | 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財神 | 財神殿主神 |
義神 | 義氣的象徵 |
護法神 | 佛教和道教的護法神 |
文昌神 | 保佑學業進步的神 |
關公的別稱和傳説
關公擁有眾多的別稱,如關帝、關聖帝君、武聖、赤帝、財神爺等。傳説中關公曾顯靈助戰,驅邪辟惡,因此被廣泛奉祀和敬仰。
關公的形象和信仰
關公的形象通常為紅臉、長髯、手持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馬。其信仰遍佈中華文化圈,各地都有關公廟和關帝會的設立。
關公信仰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關公信仰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