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靈起源及演變
脈絡清晰,源遠流長
道教信仰的神靈,歸根結底源自於遠古神話,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藴。春秋戰國時期,神話人物開始被載入諸子百家的著作中,例如《山海經》中的伏羲、夸父、后羿等,《莊子》中的廣成子、彭祖等。
秦漢興盛,系統建構
秦漢時期,隨着道教的發展,神靈體系進一步完善。《淮南子》《史記》等著作中記載了更多的神靈和傳説。南北朝時期,《元始上真眾仙記》彙集了眾多道教大神,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更是將神靈分為了七個等級,建立了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


唐宋輝煌,神祇繁多
唐代崇尚道教,尊老子為始祖,因此唐初中期的道觀中只有元始天尊殿或太清真境無上大道玉皇大帝。北宋真宗、徽宗兩位皇帝熱衷道教,促進了道家神體系的豐富和發展。南宋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一書中的黃籙大齋醮神名錄,集前人之成,編纂而成。
道教諸神,功能各異
盤古:開天闢地之神,是最古老的神靈。
伏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創造了八卦。
軒轅黃帝:中華“人文始祖”,被尊為“聖人”。
神農炎帝:中醫之祖,嚐遍百草。
蚩尤:蚩尤九黎部落首領,兵家戰神。
刑天:與帝爭戰,身首分離,以乳為目,以臍為口。
帝俊:天界第一代天帝,五帝之一。
東皇太一:《九歌》中的天神,主宰天空和星辰。
祝融:火神,鑽木取火之祖。
共工:水神,因觸不周山致天柱折斷。
三清尊神,至高無上
道教尊崇三清尊神為最高神,包括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在道教中地位崇高。
四御大帝,地位尊崇
四御大帝地位僅次於三清,分別為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紫微大帝掌管星辰變化,長生大帝掌管萬物生長,天皇大帝掌管兵戈戰事,皇地祇主宰大地山川。
六御之神,六合主宰
六御源自中國古代“六合”觀念,分別是玉皇大帝(上)、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下)、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北)、南極長生大帝(南)、東極青華大帝(東)、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西)。六御神靈掌管着天地和萬物。
五方帝君,星象主宰
五方帝君包括東方青帝(木)、南方赤帝(火)、中央黃帝(土)、西方白帝(金)、北方黑帝(水),源於古時的“五帝”傳説。
三官大帝,賞善罰惡
三官大帝分別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天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地官)、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水官)。天官掌管福祿,地官赦免罪惡,水官消災解厄。
北斗九星,生死判官
北斗九星掌管着天地萬物生死,北斗之母為鬥母元君。
文昌帝君,功名利祿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掌管功名利祿。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電之神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雷部最高天神。
雷公電母,雷電守護
雷公電母分別是雷神和閃電娘娘,負責操控雷電。
雷震子,威武神將
雷震子是闡教弟子,法力高強。
四大元帥,護法尊神
四大元帥包括馬元帥、趙元帥、温元帥、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重要部將。
哪吒三太子,靈珠轉世
哪吒三太子是靈珠子轉世,武藝高強。
王靈官,捉妖天師
王靈官是玉皇大帝的部將,負責捉拿妖魔鬼怪。
道教神仙譜系:多元與層次化的神靈系統
道教神仙譜系,廣泛存在於道教信仰體系中,形成了一套既多元又層次化的神靈系統。神仙譜系涵蓋了從誕生到封神的各個階段的神仙,其職責和能力也不盡相同。
譜系結構
道教神仙譜系可分為以下等級:
等級 | 名稱 | 備註 |
---|---|---|
最高 | 三清 |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天尊 |
次高 | 四御 | 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勾陳大帝、后土皇地祇 |
第三級 | 三官 | 天官、地官、水官 |
第四級 | 五老 | 五方五老 |
第五級 | 八仙 | 呂洞賓、李鐵拐、韓湘子、鍾離權、劉海蟾、曹國舅、藍採和、何仙姑 |
其它 | 神官、仙使、護法 | 職權各異 |
多元化神靈
道教神仙譜系展現了多元化的神靈。神仙不僅有中國傳統的神祇,如三皇五帝,也有道教創建者及其弟子,如張道陵、葛洪等人。此外,還有來自印度佛教、祆教等外來宗教的神靈,如毗沙門天王、二郎神楊戩等。
層次化職權
不同等級的神仙具有不同的職權。三清主宰宇宙運轉,四御掌管天地萬物,三官管理人世功過,五老鎮守五方,八仙則以濟世救人為己任。其它神官、仙使、護法則輔佐這些主神,各司其職。
成仙途徑
進入道教神仙譜系的方式有多種,包括:
- 修煉得道:通過苦修內丹、外丹或符咒等方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終成仙位。
- 上天薦舉:有德之人受到神靈賞識,被推薦上天成仙。
- 神靈封賜:神靈根據特定條件,賜予凡人仙格。
民間傳説與文學影響
延伸閲讀…
道教神仙譜系
神仙譜系(宗教術語)
道教神仙譜系不僅存在於經書經典中,也在民間傳説和文學作品中廣泛流傳。諸如八仙過海、二郎神楊戩封神等故事,豐富了神仙譜系的形象和故事性。
總結
道教神仙譜系是一套龐大而複雜的神靈體系,包含了從最高到最低層級各種職權和能力的神仙。其多元化和層次化的特徵,反映了道教信仰的豐富性和開放性。神仙譜系不僅影響了道教的宗教實踐,也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