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佛法中的大願力:發願的指南

【大願】佛法中的大願力:發願的指南

願逐初心,行止世間,福澤眾生

佛法雲,願(梵語:praṇidhāna)有兩種,通願別願通願,即四弘誓願,是菩薩發菩提心時所發的誓願。而每位佛菩薩又有其獨特的別願,以本願為其最根本。

發願不限宗教,亦不侷限於助人人生之願,應指向正途,以慈悲待人,以智慧自省,踏實而行。人生學習之途,每段經歷皆為成長契機,無須因失敗而氣餒。

大願 Play

發願承諾,而是激勵自己勇往直前。步步求證,戰勝心魔,終能圓滿。如地藏王菩薩大願,端正己心,修正亂相,直至明心

發大願從自身微小處著手,成就他人,發自內心的感恩。從小事做起,突破惰性樂於付出

大願

不僅是無私奉獻,更需同理他人的苦楚,願為眾生行善歡喜心源於大信心,淨化自我之心,破除障礙

顛倒夢想,以真諦引導自我,放下畏懼,勇於突破願力催化成長,成就正果

表1. 通願與別願的比較

特徵 通願 別願
發願時機 菩提心發起時 因地修行時
範圍 所有人 個別佛菩薩
目的 救濟眾生 特定目標達成
例子 四弘誓願 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

表2. 佛法中常見的大願

佛菩薩 別願 説明
釋迦牟尼佛 五百大願 立下救度眾生的誓言
阿彌陀佛 四十八大願 創立西方極樂世界
藥師佛 十二大願 消除眾生疾病苦難

註:
1. 斜體表示梵文或巴利文的術語。
2. 方括號內的內容為原文章的部分援引。

大願:驅動生命的終極力量

序言

人生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抱持著各式各樣的大願,這些願望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當我們立下大願時,生命將獲得一股強大的推動力,促使我們突破自我極限,追尋卓越。

大願的起源

大願並非憑空而來,它源自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使命感。當我們意識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並產生改變世界的願望時,大願便應運而生。

大願的分類

大願可以根據其範圍和性質進行分類,常見的類型包括:

大願類型 特徵
個體大願 針對個人成長、自我提升的願望
家庭大願 旨在改善家庭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的願望
事業大願 追求事業成功、創造社會價值的願望
社會大願 關注社會公益、改善民生的願望
世界大願 立志改變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的願望

大願的力量

大願不僅是一種目標設定,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它具有以下強大的力量:

  • 明確方向:大願如同指南針,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讓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是什麼。
  • 激勵鬥志:當我們面對挑戰時,大願會喚起我們的內在動力,激勵我們堅持不懈。
  • 超越自我:大願促使我們走出舒適圈,不斷挑戰自我,實現我們的潛能。
  • 創造價值:通過實現大願,我們不僅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還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留下持久的影響。

大願的實踐

要有效地實踐大願,需要採取以下步驟:

  1. 明確願景:界定你的大願,使其具體、可行且與你的價值觀相符。
  2. 制定計畫:將大願分解為可管理的小步驟,制定實現計畫。
  3. 保持執著:在實現大願的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和失敗,但重要的是保持執著,堅持不懈。
  4. 及時調整:隨著情況的變化,不要害怕根據需要調整你的計畫和願景。
  5. 尋求支持: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你的大願,尋求他們的支持和鼓勵。

結語

延伸閲讀…

大願-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筆記]如何發大願| 宇宙觀觀自在

大願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點燃了我們內心的熱情,指引了我們的人生方向,驅使我們實現更偉大的目標。立下大願並堅持不懈地實踐,我們將擁有更加充實、更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