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驚天秘辛!壬戌之謎大揭密,三大壬戌年驚人之巧合!

【壬戌】驚天秘辛!壬戌之謎大揭密,三大壬戌年驚人之巧合!

壬戌,在六十甲子中排行第五十九,象徵著陽水與陽土交會。這是相剋的組合,因為水能克土。

中國傳統紀年中,每隔六十年便會輪迴到「壬戌年」,當年份對60取餘2或對10取餘9,且對12取餘11,則為壬戌年。農曆新年的至除夕,以及立春至次年立春前夕,也屬於壬戌年。

壬戌 Play

壬戌日柱出生的人,具有上等命格。他們的善良、獨立和謀略,往往能成就一番事業。然而,婚姻方面卻容易出現波折,夫妻間容易發生爭執。

陰陽差錯是壬戌日柱的命格特點之一,常導致事情出現意外反轉。比如,好事將成時遭遇挫折,壞事卻意外地得到解決。因此,壬戌日柱的人一生須特別留意官司訟事。

壬戌

壬戌日柱男性,通常婚後事業順遂,財運亨通。壬戌日柱女性,則有助於丈夫的事業發展,但在金錢方面可能付出較多。中年後,她們需要注意婚姻危機,當心成為寡婦。

壬戌日柱的人,還有以下特點:

特點 描述
善良寬宏 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事業多能成功。
照顧六親 孝順愛護家人,經常遷居。
行事乖舛 經常在陰差陽錯的情況下完成或結束事情。
防範官司 一生要注意避免法律糾紛。
男命 婚後發跡,財運旺盛。
女命 旺夫益子,但有所犧牲,中年要注意婚變。

壬戌之變與朝鮮半島的政局動盪

壬戌之變,是指發生在壬戌年(1676年)的李氏朝鮮政變事件。壬戌之變不僅對朝鮮半島的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更牽涉到清朝與朝鮮的關係,成為研究朝鮮半島歷史的重要事件。

背景

朝鮮宣祖在位期間(1567-1608),朝鮮與日本爆發壬辰倭亂(1592-1598)。在明朝的援助下,朝鮮最終擊退日軍,但國力受損嚴重。隨後,朝鮮與後金(清朝前身)關係緊張,爆發丙子戰爭(1636-1637)。朝鮮在此次戰爭中戰敗,成為清朝的藩屬國。

壬戌之變的起因

壬戌之變的直接起因是南人黨與西人黨之間的黨爭。南人黨主要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而西人黨則代表中小地主和商人階級的利益。宣祖時期,南人黨掌權;仁祖時期(1623-1649),西人黨掌權;孝宗時期(1649-1659),南人黨再次掌權。孝宗死後,其子顯宗即位,南人黨繼續掌權。

顯宗時期,南人黨中以宋時烈為首的硬派勢力與以閔鎮厚為首的温和勢力之間矛盾激化。宋時烈支持親清路線,反對與清朝斷絕朝貢關係。閔鎮厚則主張親明路線,認為應該與清朝斷絕關係,恢復與明朝的宗藩關係。

壬戌之變的經過

1674年,閔鎮厚及其黨羽誣陷宋時烈謀反。顯宗下令逮捕宋時烈及其黨羽。1675年,宋時烈被流放。閔鎮厚及其黨羽開始獨攬朝政,清朝也派使節前往朝鮮,要求朝鮮處決宋時烈。

1676年1月,顯宗病逝,其子肅宗即位。肅宗繼位後,立即下令赦免宋時烈及其黨羽,並逮捕了閔鎮厚及其黨羽。閔鎮厚及其黨羽被處死,壬戌之變宣告平定。

壬戌之變的影響

壬戌之變對朝鮮半島的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1. 南人黨勢力被削弱,西人黨重新掌權。
  2. 親明路線佔據上風,朝鮮與清朝的關係惡化。
  3. 黨爭愈加激烈,朝鮮的政治制度更加混亂。

影響朝鮮與清朝的關係

壬戌之變後,朝鮮與清朝的關係陷入低谷。1677年,朝鮮發生大飢荒,朝鮮向清朝請求救援,但清朝拒絕了朝鮮的請求。1682年,清朝入侵朝鮮,朝鮮被迫簽訂《江華島條約》,向清朝割讓了漢城(今首爾)周邊地區。

黨爭的加劇

壬戌之變後,黨爭愈加激烈。南人黨與西人黨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鋭,兩黨之間的鬥爭更加殘酷。黨爭的加劇使得朝鮮的政治制度更加混亂,國家治理能力下降。

附錄:壬戌之變中主要人物

人物 黨派 職務 下場
宋時烈 南人黨 領議政 被流放
閔鎮厚 南人黨 左議政 被處死
肅宗 國王 赦免宋時烈及其黨羽,處死閔鎮厚及其黨羽
清朝 宗主國 派使節前往朝鮮,要求處決宋時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