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香:青衣島的屏障
三支香(又稱青衣山)聳立於新界青衣南部,由並列三座山峯構成,猶如三根香燭。最高峯南灣山拔海334米,中鋒大山頂310米,北峯大山尾261米。
青衣山峯三面臨海,北接寮肚山,南抵南灣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山巒間有長青隧道和南灣隧道兩條隧道貫穿,連接青衣東西。
山峯特點
大山尾(北峯)


大山尾,又名三支香北峯,是原住民的傳統墓地。峯頂亭閣可遠眺青衣、荃灣、葵涌全景。
大山頂(中峯)
大山頂,又名三支香中峯,形似錐體。山頂遍佈巨石與航行導航燈,提供機場飛航安全。
南灣山(南峯)
南灣山,又名三支香南峯,是三支香最高峯。山頂視野開闊,俯瞰維多利亞港西岸及荃灣新市鎮。
旅遊資訊
三支香有完善的山徑可供健行。由美景花園沿行人徑可循序登頂三座山峯,沿途可欣賞西博寮海峽及昂船洲大橋風光。
地質特徵
在地質學上,青衣山是火山爆發後的熔岩堆積形成,而大山頂上的巨石則是由風雨長年侵蝕而成的風化現象。
生態價值
三支香林密草盛,是各種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山麓棲息着鳥類、昆蟲等小型動物,而山頂則有猴子、野豬等較大型哺乳動物。
三支香山峯概覽
山峯 | 海拔 (米) | 特點 |
---|---|---|
南灣山 (三支香南峯) | 334 | 最高峯,視野開闊 |
大山頂 (三支香中峯) | 310 | 錐形山體,航行導航燈 |
大山尾 (三支香北峯) | 261 | 原住民墓地,眺望全景 |
三支香:文化習俗與宗教意義
在華人傳統文化中,「三支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出現在宗教祭祀場合,也與民間習俗息息相關。
宗教祭祀
道教
在道教祭祀中,三支香代表:
香支 | 代表 |
---|---|
第一支 | 本境神,即本地的守護神 |
第二支 | 本山神,即守護廟宇的山神 |
第三支 | 主神靈,即祭祀的主要神明 |
祭祀時,每支香點燃後,信徒唸誦經文並祈禱,祈求神明保佑平安、財運亨通或其他願望。
佛教
在佛教祭祀中,三支香通常代表「戒、定、慧」,分別是:
香支 | 代表 |
---|---|
第一支 | 戒,即持守佛法戒律 |
第二支 | 定,即修持禪定,收攝散亂的心 |
第三支 | 慧,即智慧,透過修持理解佛法義理 |
信徒點燃三支香,祈禱能精進修行,獲得智慧與解脱。
民間習俗
除宗教祭祀外,三支香在民間習俗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敬禮神佛
在祭祀祖先、神明或地基主時,常會點燃三支香以示尊敬,祈求保佑。
化解煞氣
在風水上,三支香被視為化煞辟邪的工具。例如,遇到不吉之物或場所,可以點燃三支香繞著空間走動,以驅除煞氣。
求財祈福
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三支香求財祈福的傳説。例如,在某些寺廟中,信徒會點燃三支香插在香爐上,許願祈求財運亨通。
延伸閲讀…
三炷香
三支香
表格:三支香的代表意義
使用場合 | 代表意義 |
---|---|
道教祭祀 | 本境神、本山神、主神靈 |
佛教祭祀 | 戒、定、慧 |
敬禮神佛 | 表達尊敬 |
化解煞氣 | 辟邪 |
求財祈福 | 祈願財運 |
結語
三支香在華人文化中意義深遠,既是信仰與祭祀的象徵,也融入民間習俗,扮演著祈願、化煞、求財等多重角色。時至今日,三支香仍然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並在當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