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不到氣】小心!透不過氣,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

【透不到氣】小心!透不過氣,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

呼吸困難:認識症狀、成因與改善方法

呼吸困難,指的是患者自覺呼吸費力、空氣不足,經診斷後呼吸頻率、深度、節奏異常。

透不到氣 Play

成因

呼吸困難成因可分為六類:

透不到氣

類別 特徵
呼氣性呼吸困難 肺組織病變、氣道狹窄
心因性呼吸困難 心臟問題惡化
代謝性呼吸困難 代謝紊亂
化學性呼吸困難 化學毒物中毒
血容量不足性呼吸困難 貧血、大出血、休克
神經性呼吸困難 腦部疾病、詐病

「淺呼吸」也是一種呼吸困難,是一種無意識的呼吸模式,僅從嘴巴吸入少量氣體,會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改善方法

淺呼吸改善

  • 避免過度淺呼吸。
  • 透過呼吸練習訓練橫膈膜放鬆。

呼吸練習推薦

  • 腹式呼吸
  • 鼻腔深呼吸
  • 身體放鬆運動

其他改善方法

  • 避免壓力
  • 進行輕緩的肢體運動
  •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
  •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症狀

  • 胸悶
  • 呼吸困難
  • 喘息
  • 呼吸聲異常
  • 恐慌

尋求醫療協助

呼吸困難可能由各種原因引起,無法自行確定的話,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建議從內科、胸腔內科或家醫科門診開始。

透不到氣:窒息的恐懼

無法呼吸,令人窒息的絕望

透不到氣的感覺令人恐懼,彷彿死亡正在悄悄臨近。這種窒息感可能源自於各種生理或心理因素,讓我們深陷於絕望的深淵之中。

生理性窒息

原因 症狀 治療
呼吸道阻塞 呼吸困難、喘鳴、咳嗽 去除阻塞物,緊急氣管插管
氣胸 胸痛、呼吸困難、呼吸急促 胸腔閉式引流
肺水腫 呼吸困難、咳嗽、咳出粉紅色或泡沫狀痰液 利尿劑、氧氣治療

心理性窒息

焦慮發作

  • 心跳加速
  • 出汗
  • 顫抖
  • 頭暈
  • 胸悶、窒息感

恐慌症

  • 突發的、強烈的恐懼
  • 胸痛、窒息感
  • 頭暈、噁心
  • 麻痺感、發冷發熱

治療窒息感

治療窒息感取決於其根本原因。生理性窒息通常需要醫療介入,而心理性窒息則可透過以下方法改善:

  • 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
  • 藥物治療:抗焦慮藥物和抗憂鬱藥物可有效減緩症狀。
  • 呼吸練習:腹式呼吸和鼻孔呼吸有助於穩定呼吸。
  • 正念冥想:專注於當下,減少焦慮。

尋求幫助

如果您經常感到透不到氣,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症狀,讓您重拾呼吸的自由。以下提供相關資源供您參考:

延伸閲讀…

過度換氣- 是心臟病發作了嗎?

【心臟病】比平常更用力才能呼吸8大原因致急性呼吸困難

  • 心理健康協會:https://www.mentalhealth.org.tw
  • 精神疾病基金會:https://www.tbf.org.tw
  • 衞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healt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