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揭開千古戰爭奇才劉仁軌的傳奇一生

【劉仁軌】揭開千古戰爭奇才劉仁軌的傳奇一生

劉仁軌:唐朝名將與宰相

公元601年至685年,河南尉氏縣的劉仁軌(字正則)走完他傳奇的一生。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境,但卻熱愛學習,博覽羣書,才華出眾。在隋末亂世中,他不忘求學,以學問淵博聞名。

仕途

唐朝建立,劉仁軌被當地官員聘用為幕僚。憑藉才幹過人,他逐步晉升為官員。貞觀年間,他任陳倉尉,以剛正不阿的作風處理了一起謀殺案,深得唐太宗讚賞,官運亨通。

劉仁軌 Play

險遭構陷

顯慶年間,劉仁軌因得罪權臣李義府,被貶為青州刺史。機會稍縱即逝,李義府欲置劉仁軌於死地,迫使唐高宗下令斬殺。危難之際,舍人源直心替劉仁軌求情,以天災為由,僅免其職,以平民身分隨軍作戰。

抗擊百濟和倭寇

劉仁軌

龍朔元年,劉仁軌奉命支援百濟。在熊津江大敗百濟軍後,他臨危受命,堅守平壤。龍朔三年,倭寇大舉入侵新羅,劉仁軌率領水軍馳援,於白江口決戰。四戰皆捷,焚燒倭寇戰艦四百艘,重創敵軍,迫使日本勢力退出朝鮮半島。

封賞榮耀

白江口之戰後,劉仁軌凱旋而歸,晉封大司憲。麟德年間,他陪同新羅、百濟、耽羅和日本國主參加封禪大典,受到唐高宗重賞。乾封元年,劉仁軌出任宰相,官至右相,兼任太子左中護。

晚年

咸亨元年,劉仁軌以年邁為由請求告老還鄉,獲準。不久後,他又出任隴州刺史,以抵禦吐蕃。咸亨三年,奉命修訂國史。終於在咸亨四年三月初十日,這位傳奇的將相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武則天曾將劉仁軌比作大唐的蕭何,但劉仁軌卻以呂后專權為例,婉拒了武則天的示好。這份耿直和才識,讓武則天欽佩不已。在劉仁軌去世後,武則天下令罷朝三日,並親自派大臣前往弔唁。

劉仁軌:唐代名將,從徵四方,驍勇善戰

劉仁軌,唐朝名將,字知幾,漢陽郡黃陂(今湖北武漢)人。他驍勇善戰,從徵四方,屢立奇功,為唐朝的開疆拓土和邊境安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早年經歷

劉仁軌早年家境貧寒,以賣柴為生。但他志向遠大,拜名師學習兵法,刻苦鑽研,很快便博通韜略。隋末亂世,他投身李淵軍隊,從此踏上了戎馬生涯。

從徵高句麗

武德五年(622年),唐軍發動第一次徵討高句麗的戰役,劉仁軌隨軍出征。他率領騎兵深入敵境,屢次奇襲高句麗軍隊,戰功顯赫。唐軍進軍途中,遭遇高句麗埋伏,劉仁軌奮力斷後,掩護主力撤退。

平定薛延陀

貞觀二年(628年),薛延陀部落反叛唐朝,劉仁軌率兵追擊薛延陀軍隊,深入大漠。在一次夜間奇襲中,劉仁軌斬殺薛延陀可汗,平定了薛延陀之亂。

遠徵西域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發動西域遠徵,劉仁軌受命為瓜州都督,率軍遠徵西域。他率領唐軍開疆拓土,攻滅高昌、龜茲等國,將唐朝的勢力拓展到帕米爾高原。

征伐百濟

顯慶五年(660年),新羅與唐朝聯合討伐百濟。劉仁軌率領唐軍水師,奇襲百濟都城泗沘,大敗百濟軍隊。百濟王投降,百濟滅亡。

晚年任職

武周時期,劉仁軌累官至司空、檢校中書令等要職。他善於用兵,治軍嚴明,深得朝廷重用。垂拱三年(687年),劉仁軌病逝,享年八十一歲。

軍事成就

劉仁軌一生從徵四方,戰功顯赫。他在高句麗、薛延陀、西域、百濟等戰役中,屢立奇功,為唐朝的邊境安寧和國際威望做出了重大貢獻。

個人品質

除了軍事才華外,劉仁軌還擁有良好的個人品質。他為人忠直,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他治軍嚴明,賞罰分明,深得部下愛戴。

劉仁軌是唐代傑出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才能和個人品質為後世所稱道。《唐書》稱讚他”文武兼資,明毅有權略,周旋方略,輒中機宜”。

戰績列表

戰役 時間 地點 結果
高句麗之戰 武德五年 遼東 唐軍大勝
薛延陀之亂 貞觀二年 大漠 平定薛延陀
西域遠徵 貞觀二十二年 西域 唐朝開疆拓土
百濟之戰 顯慶五年 泗沘 百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