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的好壞之辨
[簡而言之,突起的痣通常比平坦的痣更良性。痣,又稱色素痣,依其位置可分為突起的混合痣、皮內痣,以及平坦的交界痣。形態的特徵與惡變風險息息相關。


痣的種類 | 位置 | 惡變風險 |
---|---|---|
交界痣 | 真皮與表皮交界處 | 較高 |
混合痣 | 真皮 | |
皮內痣 | 真皮或皮下 |
認識痣與皮膚癌
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皮膚癌,多發生於西方人。雖然色素痣轉變為癌的機率微乎其微,但外來刺激仍可能誘發其異常增生,甚至轉移至全身。
辨識痣的好壞
- 凸起的痣多為皮內痣,惡變風險低。
- 平坦的痣為交界痣,若位於易受摩擦的部位(如手掌、腳底),需留意觀察。
- 後天出現的痣,且其顏色複雜、邊緣不規則,甚至出現毛刺、非對稱,直徑超過6mm,或近期形態、顏色有所變化,應提高警覺。
- 已有多年的痣,若出現明顯不對稱、邊界不規整、顏色不均、偏藍黑,或在短時間內迅速變大、直徑超過6mm,伴隨發癢、破潰、出血且不易癒合,應立即就醫。
- 透過雷射多次點痣後仍復發,存在惡變的可能,不可繼續施以雷射治療,以免加速癌細胞擴散。
平的痣:特徵、類型和潛在風險
平的痣是指貼齊或略微凸起的皮膚色素沉著,沒有突出的特徵。這些痣通常比凸起的痣更常見,形狀和大小差異很大,從小的,幾毫米的斑點到大的,直徑達數釐米的斑點。
平的痣的類型
平的痣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特徵 |
---|---|
交界痣 | 存在於表皮和真皮交界處,通常呈棕色或黑色,邊緣鋒利 |
複合痣 | 同時存在於表皮和真皮層,既有交界痣又有真皮痣的特徵 |
真皮痣 | 存在於真皮層,呈膚色或棕色,通常平坦且邊緣模糊 |
藍痣 | 呈藍色或深藍色,通常由真皮中的黑色素沉著過度引起 |
電氣石痣 | 呈黃色或橙色,常見於亞洲人,通常是先天性的 |
潛在風險
大多數平的痣都是良性的,但有些可能發展成皮膚癌。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關注的跡象:
- 變化:大小、形狀、顏色或高度的變化
- 瘙癢或疼痛:該區域出現瘙癢或疼痛
- 出血或滲出:痣出血或滲出液體
- 邊緣不規則:痣的邊緣呈不規則或凹凸不平
- 直徑超過6毫米:痣的直徑大於6毫米
診斷和治療
平的痣通常可以通過臨牀檢查診斷。如果醫生有任何疑慮,可能會建議進行活檢以確定痣的性質。
對於良性的平的痣,通常不需要治療。然而,如果痣妨礙美觀,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去除:
- 外科切除:用手術刀切除痣
- 電燒灼:使用電灼器燒掉痣
- 雷射治療:使用雷射分解痣中的色素
預防措施
儘管無法完全預防平的痣,但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