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觀念 | 聘禮、聘金 | 小聘用途 | 大聘用途 |
---|---|---|---|
南部 | 無 | 贈予孃家表達謝意 | +/- |
北部 | 儀式擺放後退回 | 置辦嫁妝 | 測試誠意 |
聘金源自古代周朝的六禮傳統,男方為了感謝岳家養育之恩而致贈的養育金。時至今日,聘金大都用於新娘置辦嫁妝之用。傳統上聘金分為大聘和小聘,但近年來新娘都傾向只收小聘。
大聘金額通常由男方家庭的經濟狀況決定,代表聘娶的誠意。宴客後大聘通常會退還給男方。北部習俗則將其用於購買嫁妝,南部則委託男方辦理結婚事務。


小聘則由各地不同的稱呼和用意,例如添置服飾、表達謝意。現在小聘通常會直接交給新娘用於婚後生活。
現下聘金行情大致與以往相同,底價相仿,上限稍有提高。女方家長多不願收聘金,認為嫁女兒非賣女,反而有喜餅、金飾等禮金補償的例子。雙方應事前良好溝通,避免造成婚後分歧。
女方家長將聘金退還男方的做法,意在彰顯收小聘的誠意,顯示女方家庭重視嫁娶結合而非金錢交易,且尊重男方經濟負擔。
聘金本質是感謝岳家,寓意在新婚家庭中彼此觀唸的磨合,且能減輕新婚小屋的置產、購屋負擔。雙方應重視心意,而非拘泥於金額多寡,共同營造温馨的婚宴喜慶。
小聘:古代婚禮中的第一要禮
小聘,又稱為小禮、下禮,在古代婚禮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男方向女方表達求婚誠意的第一步。在不同時代和地區,小聘的具體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義始終如一,就是通過財物或物品的贈送,表達男方的殷切之情,取得女方及其家族的認可。
一、小聘禮的歷史演變
朝代 | 小聘禮的具體形式 |
---|---|
商周 | 玉璧、絲帛、牲畜 |
春秋 | 禮金、牲畜、酒器 |
戰國 | 玉璧、絲帛、車馬 |
秦漢 | 聘帛、玉璧、牲畜 |
唐宋 | 彩帛、首飾、金錢 |
明清 | 聘金、聘帛、首飾 |
二、小聘禮的構成
小聘禮通常包含以下幾種禮品:
1.聘金
聘金是對女方在婚後的生活保障,也是男方對女方家族地位的肯定。在古代,聘金一般為錢財或首飾,數額因地域和財富狀況而異。
2.聘帛
聘帛指絲帛製品,在古代被用作抵禦寒冷的衣物或裝飾品。男方贈送聘帛,既是表示對女方的尊重,也是祈求婚姻的美滿幸福。
3.首飾
首飾是女性喜愛的飾品,在婚姻中具有點綴容貌、表達心意的作用。男方贈送首飾,既能彰顯女方的美麗,也能表達對其愛慕之情。
4.其他禮品
除上述三種禮品外,小聘禮有時還包括牲畜、酒器、瓜果等其他物品,以示男方的誠心和豐厚。
三、小聘禮的意義
- 表示求婚誠意:小聘禮是男方表達真心,希望獲得女方及其家族認可的具體表現。
- 確認婚姻關係:小聘禮的贈送標誌著婚姻關係的正式開始,使雙方承諾進入婚約。
- 保證女方權益:小聘禮中包含的聘金具有保障女方在婚姻中合法權益的作用,防止男方輕率離婚或拋棄妻室。
- 增進家族關係:小聘禮的交換促進了雙方家族間的聯繫,加深了姻親關係。
- 祈求婚姻美滿:小聘禮中包含的各種物品都承載著吉祥的寓意,表達了男方祈求婚姻美滿幸福的願望。
四、小聘禮的影響
- 促進社會穩定:小聘禮制度有利於婚姻關係的穩定,減少婚姻矛盾的發生,促進社會和諧。
- 體現男尊女卑觀念:小聘禮制度體現了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男方在婚姻中處於主導地位。
- 加重家庭負擔:小聘禮的費用對於普通家庭來説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給不少家庭帶來經濟壓力。
五、小聘禮的演變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聘禮制度也在不斷演變。在現代婚禮中,小聘禮的形式已大大簡化,通常以金錢為主,其他禮品為輔。這種演變既反映了社會觀唸的變遷,也減輕了婚禮負擔。
六、結論
小聘,作為古代婚禮中的一項重要禮儀,承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它不僅表現了男方對女方的求婚誠意,也體現了婚姻關係的正式確立。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聘禮制度也在不斷演變,但其維護社會穩定、增進家族關係、表達祈願幸福等核心意義依然不變。
延伸閲讀…
聘金行情多少合理?聘金溝通三要點要注意,一次瞭解大小聘區別
婚嫁禮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