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錦鯉】揭秘昭和錦鯉的魅力:夢幻般的三色盛宴

【昭和錦鯉】揭秘昭和錦鯉的魅力:夢幻般的三色盛宴

錦鯉之美:鑑賞與養殖指南

錦鯉,白色底質配上紅色條紋,被稱為「紅白」,是錦鯉界的權威與尊貴象徵,鑑賞者注重斑紋分佈、紅白品質、體態。以紅白為基礎,配上小黑點的就是「大正三色」,頭部無黑斑,胸鰭有黑紋。

有黑色底子,配上紅白花紋,胸鰭又有黑色斑紋的「昭和三色」,黑色塊狀愈濃愈有光澤,與「紅白」、「大正三色」並稱為錦鯉「御三家」。

昭和錦鯉 Play

寫類錦鯉,配上昭和三色的墨斑,如紅鯉配墨斑為「紅寫」,白鯉配墨斑為「白寫」,黃鯉配墨斑為「黃寫」。

別光類錦鯉,去掉大正三色的紅色斑紋,墨點分佈展現別光類錦鯉的品味,有「紅別光」、「黃別光」、「白別光」。

昭和錦鯉

紅白和淺黃交配出的品種是「衣」,紅色斑紋帶有藍色覆倫就是「藍衣」,黑色覆倫則為「墨衣」,鑑賞重點在藍色覆倫分佈均勻整齊。

全身鱗片光亮的稱為皮光鯉,有「白金」、「山吹黃金」、「黃金」等顏色。皮光鯉身上有寫類特有的墨斑,稱「光寫類」,如「金昭和」、「金黃寫」、「銀白寫」,因皮膚亮度反光,不易出現墨質結實的逸品。

皮光鯉身上有其他不同顏色的模樣稱為「光模樣」,如「大和錦」、「貼分」、「孔雀」,鑑賞重點是頭部清晰無小黑點,全身鱗片亮度和光澤。

錦鯉身上有金色或銀色亮鱗的是金銀鱗品種,已普遍存在於各品種中。

錦鯉種類多達百種,鑑賞者可結合中式畫理,將錦鯉視為長條畫紙,剪出魚線條、構圖,色彩質感要乾淨明亮,前後左右均衡對稱。欣賞大師將「昭和三色」比喻成水墨山水畫,而「紅白」在亞洲國家特別受歡迎,而「大正三色」則以墨黑點綴,形成雅緻的風格。

國際錦鯉展常勝軍鍾瑩瑩,以顛覆傳統的方式鑑賞錦鯉,更開設顧問公司傳授鑑賞、養殖知識,還延伸到魚池規劃。她強調,水池就是畫布,不同的錦鯉種類和數量,都要考量色彩搭配和造景風格,皆屬鑑賞美學的範疇。

昭和錦鯉:令人驚豔的錦鯉品種

昭和錦鯉,以其華麗的外觀和獨特的圖案而聞名,在錦鯉愛好者中備受推崇。讓我們深入探索這個令人驚豔的品種。

起源與歷史

昭和錦鯉最初培育於日本廣島縣的昭和時代後期。飼養者將三色錦鯉(白底黑紅斑紋)與紅白錦鯉(紅白斑紋)雜交,創造出具有獨特斑紋和鮮豔色彩的新品種。

品種特徵

昭和錦鯉的特徵包括:

特徵 説明
身體類型 紡錘形,長而優美
魚鱗 鱗片大而呈鏡狀,反射光澤
底色 白底或淺黃底
圖案 墨黑色網狀花紋,均勻分佈在身體兩側
背部 紅色網狀斑紋,從頭後方延伸到尾部
胸鰭和尾鰭 紅色或白色

理想的斑紋

理想的昭和錦鯉具有以下斑紋特徵:

  1. 頭部:網狀花紋清晰,沒有殘缺。
  2. 身體:網狀花紋密集均勻,沒有間隙。
  3. 背部:紅色斑紋大而鮮豔,與黑色的網狀花紋形成鮮明對比。
  4. 胸鰭和尾鰭:紅色斑紋均勻分佈,沒有白色斑點。

分級與評選

昭和錦鯉的品級取決於其斑紋的清晰度、密度、對稱性和色彩的鮮豔度。高品質的昭和錦鯉具有以下特徵:

  • 特級:斑紋幾乎完美,沒有任何瑕疵。
  • 一級:斑紋清晰,對稱,但可能有輕微的瑕疵。
  • 二級:斑紋清晰,但密度較低或對稱性較差。
  • 三級:斑紋不夠清晰,對稱性較差。

照顧與繁殖

昭和錦鯉需要乾淨的水質、充足的食物和適當的空間。它們是耐寒品種,可以在户外池塘中飼養。繁殖過程相對簡單,但需要經驗和專業知識。

欣賞與收藏

昭和錦鯉是一種高度珍貴的觀賞魚,因其獨特的外觀和華麗的斑紋而備受推崇。它們經常出現在錦鯉比賽和展覽中,並且是收藏家和愛好者的熱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