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作者】周文王與《易經》的淵源:揭開《易經》作者的神秘面紗

【易經 作者】周文王與《易經》的淵源:揭開《易經》作者的神秘面紗

《易經》:中華智慧的結晶

自古傳承,易學乃諸子學派之冠,其源遠流長,探究宇宙奧秘,指點迷津。

春秋之時,聖賢孔子輯錄《易傳》,闡述卦爻之理,寓意深遠。後世學者紛紛註解,匯集眾家之思,使得《易經》成為涵蓋哲學、象數、經世治國的百科全書。

《易經》的傳承,功在周文王、孔子等聖賢,歷代學者亦研鑽不倦,融入易理於各個領域,影響中國的政治、軍事、科技和建築。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易經》得以倖免,列入醫術占卜之流。後世復興,漢、魏、唐、宋等朝代學者輩出,對《易經》進行系統的研究和闡釋。

宋代易圖興起,河圖、洛書、八卦圖等應運而生,豐富了《易經》的內涵。歷代學者分為義理派和象數派,前者重視卦辭、爻辭的哲理闡釋,後者注重卦爻象的象徵推演。

時至今日,《易經》依然流傳於世,受到廣泛研究和應用,彰顯其歷久彌新的價值。它與《道德經》並列,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基石,為後世子孫提供無盡的智慧和啟迪。

作者 年代 主要貢獻
伏羲 上古時期 最早制定八卦
文王 西周時期 繫辭八十一章
周公 西周時期 《彖傳》《象傳》
孔子 春秋時期 《十翼》

伏羲

相傳伏羲是上古時期的三皇之一,被認為是八卦的創造者。他觀察自然界中的萬物變化,發現了陰陽二氣的規律,並以此為基礎制定了八卦。

周公

周公是文王的弟弟,周成王的輔佐大臣。相傳他繼承了文王的《易經》研究,撰寫了《彖傳》和《象傳》。《彖傳》解釋卦辭,闡述卦爻的意義;《象傳》解釋爻辭,發揮卦畫的象徵意義。

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傳他晚年校訂《易經》,並撰寫了《十翼》,包括繫辭、彖、象、文言、繫辭下、説卦、序卦、雜卦、乾鑿度、坤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