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派源於老子,後由老子傳關尹子開派,隱仙派主要修煉氣功,“全身觀照”是其獨門功夫,也是該派最重要的築基功法之一。
當代道學大家蕭天石曾言,文始派在道門丹道派中地位最高,修煉者稀少,不盛也理所當然。文始派面臨的要務,就是如何平衡與其他派門之間,修習的學人數目,讓虛無大道有更多人可以瞭解。


「煉神還虛」一關,最為簡易和直捷,只需要堅持「泯思慮情識知意而一歸於虛無」的原則,直至達到「虛極靜篤」的境界,精化為氣,氣化為神,便能「把柄在手,命由我造」。這是一個抽象且漫長的過程,只有「泯思慮情識知意而一歸於虛無」和「渾人我,同天地」等原則性的指導,常人難以理解。
關尹子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譬如萬水可合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譬如萬火可合為一火。以我之魄,譬如金之為物,可合異金而鎔之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魄譬如木之為物,可接異木而生之為一木。則天地萬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此為“合大造化於一身”之丹法,其入手處在於「泯思慮情識知意而一歸於虛無」。《仙學真詮》雲:“蓋三關自有為入無為者,漸法也。修上一關兼下二關者,頓法也。今只須逕做煉神還虛工夫,直到虛極靜篤處,精自化氣,氣自化神,把柄在手,命由我造。煉神還虛一關,最簡易,最直捷。”
文始派功法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旨。修煉下手即以「煉神還虛」做起,主張修煉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炁之真機。教人「無所有」、「無所為」、「無所執」,虛之極而無之極,從而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內不見我,外不見人,一無所見,則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與天地,似契似離,同於大通,“渾入我,同天地”[2]。
關尹子名喜,曾為函令,與老子同時,人稱“文始先生”。老子之道德經五千言,是應其請而撰著者。內丹派道教流派,其大要旨意在「貴本重神」、「澹然無為」、「清靜自守」、「獨任虛無」、「隨物因應」。
隱仙派:道教神仙思想與煉丹術
隱仙派是道教內的一支重要派別,以其神仙思想、符籙法術和煉丹術而聞名。它起源於東漢末年,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並發展,在隋唐時期達到鼎盛。
起源與發展
時期 | 主要人物 | 主要思想 |
---|---|---|
東漢末年 | 葛玄 | 強調神仙方術,以服食靈丹妙藥求仙不死 |
魏晉南北朝 | 陶弘景 | 編撰《真誥》、《登真隱訣》,系統化神仙思想 |
隋唐時期 | 袁天罡、李淳風 | 預測吉凶、占卜算命,結合神仙思想和符籙法術 |
神仙思想
隱仙派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與外界宇宙相呼應。通過修煉,人可以去除煩惱,返璞歸真,最終成為具有神通力的仙人。神仙生活在仙界,無拘無束,逍遙自在。
符籙法術
隱仙派擅長符籙法術,認為符籙具有驅邪避害、祈福禳災的神奇作用。他們將符籙畫在紙或帛上,並焚燒或懸掛,以傳遞信息或祈求神靈庇佑。
煉丹術
煉丹術是隱仙派的重要修行方法。他們認為,通過煉製靈丹妙藥,可以祛除疾病,延年益壽,甚至長生不老。他們將草藥、礦物和金屬混合在一起,經過繁複的程序,煉製出各種丹藥。
影響
隱仙派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神仙思想影響了文學、藝術和民間信仰,如《西遊記》和《封神榜》。其符籙法術則被用於宗教儀式、道教廟宇的供奉,以及各種民俗活動中。此外,其煉丹術也促進了中國古代科學和藥學的發展。
結論
隱仙派是道教內的一個神秘而迷人的派別,以其神仙思想、符籙法術和煉丹術而聞名。它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延伸閲讀…
文始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隱仙派(《道德經》中的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