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上班族必學!3個小技巧告別痠痛
電腦桌下的鍵盤架大有學問


眾多電腦族常因鍵盤位置不當而導致身體痠痛不適,其中一個被忽略的關鍵因素便是電腦桌下方的鍵盤架。研究發現,手肘位置過高時,容易導致聳肩、呼吸不順暢。最佳的高度應讓手肘彎曲約90度,手臂自然下垂靠於身體兩側,無論打字或移動滑鼠都能避免身體拱起,呼吸更加順暢。若桌面高度無法配合,建議使用鍵盤架來改善打字造成的痠痛。
正確的滑鼠使用方式
除了鍵盤之外,滑鼠的使用姿勢也至關重要。若將滑鼠放置過遠或僅靠手腕移動,長期下來將造成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羣)。正確的方式是將滑鼠放在鍵盤附近,移動時以肩膀帶動整條手臂,避免使用手腕。
調整電腦螢幕的位置
為了打造正確的坐姿,電腦螢幕的位置十分重要。螢幕應置於身體正前方,規整桌面環境以避免身體彎曲或歪斜。對於使用雙螢幕電腦的人,可以將主螢幕置於正前方,轉動臉部觀看左右螢幕。同時調整螢幕高度,令視線位於水平視線下方5~10度範圍內。
正確的打字姿勢
適當的打字姿勢有助於避免肩頸、手腕、手臂和後背肌肉痠痛,更可預防腕隧道症候羣和胸悶等健康問題。以下針對不同身體部位提供具體建議:
- 尖端編輯|
鍵盤的位置: 手肘彎曲95~110度,手能順利觸及鍵盤。 - 螢幕的位置: 視線下方5~10度範圍,螢幕居中。
- 坐姿: 坐深,臀部頂住椅墊,雙腳平貼地面或踏放台子。
- 手肘角度: 彎曲約95~110度,避免聳肩。
- 滑鼠使用: 放置鍵盤附近,以肩帶動手臂移動。
- 椅子: 選擇有扶手的椅子,方便調整坐姿。
注意事項:
使用筆記型電腦時由於鍵盤與電腦無法分離,建議外接鍵盤並將電腦架高,調整螢幕高度至水平視線下方5~10度範圍內。
鍵盤擺放位置:人體工學與輸入效率的關鍵
鍵盤擺放位置對於人體工學和輸入效率至關重要。正確的擺放位置可以幫助預防重複性勞損 (RSI) 等工作相關傷害,並改善整體的輸入體驗。
人體工學考量
理想的鍵盤擺放位置應符合人體工學原則,將身體姿勢保持在舒適且自然的狀態:
- 手指擺放位置:雙手放鬆,手指輕放在主鍵區的「ASDF」、「JKL;」鍵上,手腕與前臂呈一直線。
- 手肘高度:手肘彎曲約 90 度,與鍵盤高度齊平。
- 座椅調整:座椅高度調整至雙腳可以平放於地上或腳踏板上,膝蓋略低於臀部。
- 座椅傾斜角度:座椅稍向前傾,臀部觸及椅背的 2/3 處。
輸入效率
正確的鍵盤擺放位置不僅能維護人體工學健康,還能提升輸入效率:
- 觸及距離:所有常用鍵均應位於手指的觸及範圍內,避免手腕和手臂多餘的動作。
- 鍵程角度:鍵盤與身體應保持約 15 度的傾斜角度,這有助於手指順暢地按壓鍵帽。
- 敲擊力道:機械式鍵盤或薄膜鍵盤的敲擊力道應適中,以減少手指疲勞。
常見鍵盤擺放方式
有兩種常見的鍵盤擺放方式:
擺放方式 | 特點 |
---|---|
平行擺放:鍵盤與身體平行,適用於較小的桌面。 | 提供適當的觸及距離,但可能需要更頻繁地移動手臂。 |
分角度擺放:鍵盤分成左右兩個角度,適用於較大的桌面。 | 提供最佳的觸及距離和人體工學姿勢,但可能需要適應較長的鍵距。 |
客製化調整
個人對鍵盤擺放位置的偏好可能會因手部大小、桌面尺寸和其他因素而異。最佳的擺放位置應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