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南投,台灣島嶼的中心,坐擁島嶼地理中心,是台灣中部唯一的內陸縣。有著多元的民族與文化,是歷史悠久的人文薈萃之地。
地理與歷史


清初,南投屬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後隸屬於彰化縣。1759年正式設縣丞,成為南投縣發展的開端。1875年,設立埔里社廳,是南投縣獨立設置地方行政區劃的起源。
日治時期,南投劃入台中縣,1901年獨立為南投廳,後改為台中州南投郡、竹山郡等行政區。1945年日本戰敗後,南投再次劃出台中縣,獨立建縣。
產業與發展
南投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聞名,盛產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等特產。竹藝品、南投陶、花卉等工藝品也享譽盛名。
清朝渡海而來的移民主要來自福建,以漳州府移民為主,佔比超過九成。廣東移民次之,多分佈於埔里和國姓等地區。
行政與民意
南投縣政府是南投縣的最高行政機關,負責縣政事務。縣長由全體縣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南投縣議會是縣級民意機關,代表全體縣民立法和監督縣政府施政。
司法與社會
南投地方法院是南投縣的司法機關,負責審理民刑訴訟。南投地方檢察署是檢察機關,執行檢察事務。
鄉鎮文化
南投縣轄有1市、4鎮、8鄉,每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發展軌跡。
- 名間鄉:原名湳仔莊,因地勢低窪濕潤而得名。
- 埔里鎮:原稱埔里社,因地處眉溪邊,故得名。
- 竹山鎮:原稱林圯埔,相傳與參軍林圯有關。
- 集集鎮:原名半路店,因位於交通要道上而得名。
- 水里鄉:原稱水裡坑,因流經本鄉的水裡溪而得名。
- 魚池鄉:舊稱魚池仔,因地勢低窪,形成多處殘留湖泊而得名。
- 鹿谷鄉:原稱羌仔寮,因往昔本地多有羌羣而得名。
- 仁愛鄉:取自四維八德之「仁愛」而得名。
- 信義鄉:取自四維八德之「信義」而得名。
- 中寮鄉:因居於中寮村舊小字而得名。
地名由來
「南投」源自平埔族洪雅族支族阿立昆族的語言「Ramtau」,以台語音譯而來。北投則指今草屯鎮。
歷史發展
南投的開發始於明鄭時期的屯田制,屯丁由斗六門入墾。清初,漢人入墾縣域西部平原地帶。後來,埔里盆地、集集河谷仍屬原住民傳統領域。1887年,台灣改制為省,南投屬台灣府台灣縣。開墾初期,南投地區仍有平埔族聚落。1814年,郭百年事件爆發,對原住民影響甚大。後來,禁令廢除,漢人陸續入墾。清末,夏獻綸解禁開墾禁令,吳光亮建立大埔城。劉銘傳設埔裏社撫墾局。
交通與電力
1911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興建南投至名間鐵路。彰南線鐵路於同年通車。1918年,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月潭興建第一發電所,提
南投縣地名由來
前言
南投縣為台灣中部的一個縣,其地名由來和當地歷史息息相關。本文將探討南投縣各鄉鎮名稱的起源,並整理成表格,以深入瞭解南投縣豐富的文化 heritage。
古地名
「南投」一名最早出現在清朝時期。當時,漢人移民於彰化平原,沿濁水溪上游擴張。而位於今南投市的地方,因地處彰化縣南投溪的源頭,故以「南投」命名。
鄉鎮地名
南投縣共轄有13個鄉鎮,其名稱各有其由來。以下列出各鄉鎮名稱及其起源:
鄉鎮 | 名稱由來 |
---|---|
南投市 | 南投溪之源頭 |
草屯鎮 | 平坦的草原,有「草屯」之稱 |
中寮鄉 | 竹山縣中寮辦事處,後升格為鄉 |
南崗鄉 | 南勢坑附近的高地 |
埔里鎮 | 平坦的原野,有「埔里」之稱 |
魚池鄉 | 昔日為原住民撒瑪基馬社漁 hunting地 |
竹山鎮 | 竹林之盛,故名「竹山」 |
鹿谷鄉 | 地處鹿谷溪畔,故名「鹿谷」 |
水里鄉 | 位於濁水溪中游之地 |
信義鄉 | 平埔族道卡斯族「Papahsua」音譯 |
仁愛鄉 | 以民國「仁民愛物」為理念命名 |
國姓鄉 | 為紀念明朝抗清將領洪國姓 |
習水鄉 | 地處眉溪與濁水溪之交匯處 |
原住民地名
除了漢人命名的地名之外,南投縣也有不少原住民語地名。例如:
名稱 | 原住民語 | 意思 |
---|---|---|
埔里 | Pu-li | 霧氣瀰漫之地 |
魚池 | Pakua | 冷泉 |
鹿谷 | Rahaw | 山豬聚集之地 |
信義 | Papahsua | 大塊土地 |
水裏水 | Namu | 洪水 |
眉溪 | Mayag | 濁水 |
結論
延伸閲讀…
《台灣地名解説集錦 南投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南投縣歷史
南投縣地名由來豐富多元,既有漢人的移民拓墾史,也有原住民文化的痕跡。這些地名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為南投縣增添了獨特的魅力。透過深度瞭解南投縣地名由來,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這個充滿故事的中部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