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符與鎮宅符:傳統習俗的吉祥與護佑
前言
中國傳統新年習俗中,門楣上的五福符和家門的鎮宅符扮演著重要的吉祥和護佑角色,為居家空間增添喜氣和平安。


五福符:新年祈福的吉祥飾品
五福符,又稱掛簽、喜錢等,是一種用紅紙或彩紙剪刻而成的門楣飾品,上面印有「天官賜福」、「金玉滿堂」等吉祥圖案和文字。根據不同地域,五福符的樣式多樣,如泉州地區的「鹿仔錢」,漁民使用具有金色碎片和魚鱗紋樣的五福符。
鎮宅符:護佑家宅平安的守護神
鎮宅符是一種傳統符籙,自古以來便流傳民間。由乩童或道士用硃砂繪製,貼在家門上方或窗户頂端。相傳鎮宅符具有避邪消災、阻擋邪靈進宅等功效,還能化解煞氣,提升家運。定期更換鎮宅符約一年一次,可確保神力不減。
張貼與禁忌
張貼五福符和鎮宅符時需要注意一些規矩。五福符應貼在門楣之上,增加新春辟邪納福之意。鎮宅符則貼於家門高處,避免雨水潑濺。一個空間不可貼過多鎮宅符,以免神力互相幹擾。此外,鎮宅符不可以隨意丟棄,須慎重視之。
表:五福符與鎮宅符對照表
特徵 | 五福符 | 鎮宅符 |
---|---|---|
材質 | 紅紙或彩紙 | 硃砂 |
用途 | 新年門楣吉祥飾品 | 避邪消災、守護家宅 |
張貼位置 | 門楣之上 | 家門上方或窗户頂端 |
更換頻率 | 年節更換 | 約一年更換一次 |
禁忌 | 不可隨意丟棄 | 不可張貼過多 |
門符:傳統文化中趨吉避兇的護佑符咒
門符,又稱門神符,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化習俗,指用於粘貼在門上或門框上用來趨吉避兇的符咒。在中國的傳統信仰中,門户被視為住宅的出入口,也是與外界的交界點,因此在門上貼門符可以起到保護住宅、驅邪納吉的作用。
門符的起源與種類
門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相傳在黃帝時代,有神荼和鬱壘兩位神將看守鬼門關,專門捉拿危害百姓的惡鬼妖魅。後來人們將神荼和鬱壘的形象畫在桃木板上,貼在門上以驅邪辟鬼。
隨著時間的推移,門符的種類逐漸增多,常見的門符有:
種類 | 描述 |
---|---|
神荼、鬱壘 | 手持兵器,兇猛威嚴,威震羣邪 |
文財神 | 福、祿、壽三位星君,招財納福 |
武財神 | 趙公明,威武勇猛,鎮宅守財 |
門神 | 多為關羽、秦瓊、尉遲恭等歷史人物,守護門户 |
字符 | 寫有吉利文字或咒語,祈求平安吉祥 |
門符的張貼時間與位置
傳統上,門符通常在春節期間張貼,寓意辭舊迎新,祛除不祥。張貼的時間一般在除夕當天或立春前夕。
門符的具體張貼位置根據門符の種類和住宅的朝向而有所不同,常見的張貼位置有:
門符種類 | 張貼位置 |
---|---|
神荼、鬱壘 | 門兩側 |
文財神、武財神 | 門內側 |
門神 | 門兩側 |
字符 | 門框上端 |
門符的意義與功能
門符在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意義和功能,包括:
延伸閲讀…
門符- 優惠推薦- 2024年2月
門對門符 – 淘寶
- 辟邪驅鬼:門符上記錄的神明或咒語具有驅邪避鬼的作用,可以抵禦外來邪祟入侵。
- 趨吉避兇:門符上書寫的吉利文字或符號,可以吸引福氣和好運,化解煞氣和災厄。
- 祈求平安:門符表達了人們對平安吉祥的祈願,寄託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 裝飾美化:門符的豐富色彩和精緻圖案,也具有裝飾美化的效果,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門符的注意事項
- 不能撕毀:門符貼上後不可隨意撕毀,應等待自然脱落或在更換新門符時再撕下。
- 不能亂扔:撕下的門符也不能亂扔,應焚化或丟入垃圾桶。
- 不可對折:門符應平整張貼,不可對折或疊放。
- 不宜倒貼:「春」字門符應正貼,不能倒貼,否則有「把福氣倒出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