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駿】【好消息】語言治療組鄧朝駿同學奪得優秀學生獎!

【鄧朝駿】【好消息】語言治療組鄧朝駿同學奪得優秀學生獎!

文化大學投手鄧朝駿於八強複賽戰績不佳,仍主動請纓先發四強戰,渴望表現。

隊伍 投手 防禦率 出場局數 投球數據
文化大學 鄧朝駿 13.5 2 12支安打,狂丟7分

投球失常的鄧朝駿在隊友鼓勵下,於四強戰先發,主投三局,被擊出三支安打,無失分。

鄧朝駿 Play

鄧朝駿透露,在收到隊友的鼓勵後,他於四天休兵期間修正投球機制,並在隊長的建議下主動請纓先發,希望能再次對抗台灣體育大學,證明自己。雖然球隊最終以3:4惜敗,但鄧朝駿的表現獲得肯定。

鄧朝駿

鄧朝駿隨身攜帶的佛珠成為他賽場上的精神支柱。他表示,一位同屆的香港友人帶他拜訪師父,開導他如何以平常心面對比賽。

雖然一開始教練對鄧朝駿的請纓持保留態度,但在前一個晚上點頭應允。鄧朝駿透露,得知消息後十分興奮,僅睡了一小時。

鄧朝駿的八強複賽表現失常,但他仍積極調整,表現出不屈的精神。期望他能持續進步,在未來的比賽中發揮應有的水準。

鄧朝駿:香港知名攝影師與藝術家

生平簡介

鄧朝駿(1934–2012)是一位備受推崇的香港攝影師和藝術家,以其對香港文化的深入探索與獨特見解而聞名。他出生於廣州,1949 年隨家人移居香港。

攝影成就

鄧朝駿對香港的攝影貢獻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當時他開始為《香港時報》和《星島日報》拍攝照片。他的早期作品以紀錄香港的快速城市化和社會變遷為主。

他最著名的系列作品之一是《香港之窗》,描繪了 20 世紀 60 年代至 80 年代香港的日常生活。這些照片以其親密的觀點、對細節的關注和對城市真實生活的敏感刻畫而聞名。

藝術探索

除了攝影,鄧朝駿也積極探索其他藝術形式,包括繪畫和裝置藝術。他在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從事裝置藝術,使用日常物品和 found objects 創作引人入勝的作品,探討身份、記憶和社會變遷等主題。

影響與遺產

鄧朝駿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備受評論家和公眾的讚譽。他的攝影被譽為香港社會記錄的寶貴見證,而他的裝置藝術則因其挑釁性和發人深省而受到讚揚。

2012 年,鄧朝駿因癌症去世,享年 77 歲。他留下的遺產是一個豐富的作品集,深入反映了香港的文化和社會發展。

延伸閲讀…

【恭賀】語聽系大學部語言治療組鄧朝駿同學及指導教授池育 …

鄧朝駿

主要展覽與獎項

展覽名稱 年份
香港之窗 1980 年
香港藝術館:對影 ── 鄧朝駿的攝影世界 2004 年
香港視角:鄧朝駿的攝影世界 2012 年
獎項 年份
香港攝影藝術協會終身成就獎 2008 年
香港特區政府藝術發展獎傑出藝術家獎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