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閘口及坡道設計準則
引言


停車場的閘口設計和坡道建造是確保車輛安全出入和便捷停車的重要因素。以下內容概述了《停車場建築設計規範》中規定的機動車庫出入口及坡道的具體要求。
平入式出入口
- 車輛直接從室外進入停車空間的設計類型。
- 室內外地坪高差應介於 150mm 至 300mm 之間。
- 室外坡道起點與相鄰車道的最小距離應為 5.0m。
- 出入口上層應設置防雨設施,並配備遙控開啟的大門。
坡道式出入口
- 可採用直線、曲線或直線曲線混合坡道。
- 車道數量可為單車道或雙車道,坡道淨寬見下表。
車行道種類 | 最小淨寬 |
---|---|
單車道 | 3.75m |
雙車道 | 7.50m |
- 最大縱向坡度見下表。
車輛類型 | 最大坡度 |
---|---|
小型客車 | 10% |
大型客車 | 7% |
* 當坡度大於 10% 時,須設置緩坡段。 | |
* 直線緩坡段水平長度至少為 3.6m,坡度為原坡度的 1/2。 | |
* 曲線緩坡段水平長度至少為 2.4m,曲率半徑至少為 20m。 |
升降梯式出入口
- 在坡道建造有困難的情況下,可使用升降梯作為出入口。
- 升降梯數量至少為兩台,少於 25 輛可設一台。
- 出入口應分開設置。
- 採用雙向通過式大門,單側門須設車輛等候空間。
- 設置防雨設施和機械排水系統。
- 標示樓層、行駛方向,並設置升降梯操縱按鈕。
- 設置安全護欄、限高和限載標誌。
車道出入口高度:打造安全和無障礙的出入環境
車道出入口高度是指車道與臨近行人道或道路表面的垂直距離,其對於確保道路使用者安全和住宅、商業建築的無障礙出入至關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車道出入口高度的規定、測量方法和調整策略。
法規規定
各國家或地區對於車道出入口高度都有明確的規範,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無障礙通行。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法規:
地區 | 規定 |
---|---|
台灣 |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10章 第106條:車道出入口坡度不得大於1/6 |
香港 | 建築物條例附表1第25條:車道出入口坡度不得大於1/20 |
美國 | 美國無障礙建築法規(ADA)第36條:車道出入口坡度不得大於1/20 |
測量方法
測量車道出入口高度需要使用水平儀或雷射水平儀。以下為步驟説明:
- 將水平儀或雷射水平儀放在車道表面。
- 測量水平儀水準管或雷射線與行人道或道路表面的垂直距離。
- 記錄測量結果。
調整策略
若車道出入口高度不符合規定或無法提供無障礙出入,可以採取以下調整策略:
方法 | 優點 | 缺點 |
---|---|---|
調整車道坡度 | 能有效降低坡度,增加無障礙性 | 可能影響排水或需要較大空間 |
安裝斜坡道 | 能提供無障礙出入,不受坡度限制 | 需要額外空間和維護 |
抬升或降低路面 | 能調整車道與行人道的高度,增加無障礙性 | 工程較複雜且成本較高 |
無障礙環境
無障礙環境對於行動不便人士至關重要,車道出入口高度是打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一環。適當的車道出入口高度能確保輪椅、嬰兒車和行動不便者順利出入住宅、商業建築和其他公共區域。
結論
車道出入口高度對於道路使用者安全和無障礙出入至關重要。透過瞭解相關法規、測量方法和調整策略,我們可以確保車道出入口的高度符合規定,並打造安全、無障礙的通行環境。
延伸閲讀…
地下停車場的限定高度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與社團法人新北市建築師公會106 年第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