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
引言: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宋代儒家大臣范仲淹,以其兼濟天下的情懷,留下流傳千古的至理箴言,為後人傳誦不絕。


古訓摘錄:
- 憂民憂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淡泊名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艱辛作業: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 家貧志堅: 家貧志不移,貪讀如飢渴。
- 感懷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 明月思鄉: 暗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 先公後私: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志士報國: 寧鳴而歿,不默而生。
- 淡泊凡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奮發圖強: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 人生哲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格:
名言 | 解釋 |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以國家百姓的憂樂為己任,先人後己,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因外物得失或自身榮辱而或喜或悲,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淡泊 |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 漁夫在風雨中捕魚的艱苦,比喻身處困境中仍要堅強不屈 |
家貧志不移,貪讀如飢渴 | 即使家境貧寒,也要堅持求學,勤奮不懈 |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 只顧眼前利益,忽視了漁夫的辛勞,比喻世人只見表面,容易被虛假所迷惑 |
暗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 思鄉情緒濃烈,夜不能寐,只有在夢中才能暫時忘懷離愁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將國家和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先奉獻,後享樂 |
寧鳴而歿,不默而生 | 寧可直言進諫而招致災禍,也不願沉默苟活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淡泊名利,不因外物得失而影響內心的安寧 |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 深秋時節落葉紛飛,寂靜的夜晚瑟瑟寒風,喻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態,不因外界的變化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判斷 |
# 范仲淹名言:對人生影響深遠的處世哲學
引言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留下了許多傳世的名言,至今仍對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范仲淹的十二條名言,並分析它們對個人成長、應對逆境和社會責任的啟示。
十二條范仲淹名言
序號 | 名言 | 注釋 |
---|---|---|
1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己任,憂國憂民,無私奉獻。 |
2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沉湎於外物的得失,也不為個人的境遇而悲傷。保有內心安寧,順應自然。 |
3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身居高位時為民服務,退隱江湖時依然心繫國家。 |
4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面對富貴榮華不驕縱,貧賤困苦不改變志向,威脅利誘不能動搖節操。 |
5 |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 寧可發聲而死,也不要沉默而苟活。 |
6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 為了遠大的志向勤奮忘我,為理想而快樂忘憂,不知歲月流逝。 |
7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心中不可有惡念,而警覺之心不可或缺。 |
8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在逆境中磨練意志,在安逸中消磨志氣。 |
9 |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 | 以生命許諾國家,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
10 | 時乎時乎,不再來兮 | 機會稍縱即逝,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 |
11 | 強恕而行,求仁得仁 | 寬恕他人,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得到仁德。 |
12 | 四時更替,時序互循,天地相輝映,物我同盛衰。 | 萬物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變化,要順應自然,面對盛衰得失。 |
### 對人生觀的啟示
范仲淹的名言強調了立志高遠、無私奉獻、堅守原則、勤奮進取等重要的人生觀念。這些名言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以國家和社會為重,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 對應對逆境的啟示
逆境是人生必經之路,而范仲淹的名言教導我們如何面對逆境。他強調在逆境中磨練意志,不氣餒、不放棄,保持堅強的意志力。同時,我們也要從逆境中吸取教訓,不斷成長和進步。
### 對社會責任的啟示
范仲淹的名言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認為個人應當以國家利益為己任,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也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關心他人,服務社會,促進社會進步。
### 結論
范仲淹的名言猶如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為我們提供了處世哲學、人生智慧和社會責任的指引。它們穿越時空,仍然對當代的人生觀、應對逆境和社會責任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延伸閲讀…
范仲淹九句經典名言,字字珠璣,觸碰心絃!
范仲淹的詩句名言(189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