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 地名由來】一探苗栗的歷史足跡:揭秘苗栗地名的由來

【苗栗 地名由來】一探苗栗的歷史足跡:揭秘苗栗地名的由來

摘要

苗栗市承繼了過往的道卡斯族貓狸社,並從過往的貓狸地名的音譯演化而來。地理位置上,苗栗市位於台灣的中部偏北,鄰近雪山山脈,西部臨海。自清乾隆2年起,隨著漢人大量移墾,苗栗逐漸發展成漢人聚集之地,並形成多座村落和商業街區。

苗栗 地名由來 Play

歷史

苗栗市的歷史悠久,根據考古研究,地區早自史前時代就有先民居住。清朝乾隆年間,隨著漢人大量移墾,苗栗逐漸發展成商業重鎮,並因鄰近原住民道卡斯族貓狸社,而得名「貓狸」。光緒15年,台北府新竹縣分拆為兩個縣,苗栗依客家話發音改為近音「苗栗」,作為縣名和堡名。

苗栗 地名由來

行政區

苗栗市設有28個裏,行政區域分為四個區塊。市中心人口稠密,主要商業區集中在中正路、中山路等街道。南苗三角公園商圈是該市最熱鬧的地點,匯聚了各式商店及傳統小吃。

產業

苗栗市的產業以農業、觀光和製造業為主。平原上的農田主要從事水稻、有機蔬菜等作物的種植。山坡地則栽種文旦、柑橘、茶葉等經濟作物。此外,苗栗市在西部和西北部設有酪農區,畜養肉羊、乳牛和山羊等牲畜。

文化

苗栗市人口以客家人為主,多信奉土地公信仰。該市登記有案的寺廟多達23座,其中文昌祠為國家級古蹟。此外,苗栗市也是台灣傳統工藝重鎮之一,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在該市設有輔導中心。

交通

苗栗市位於交通要道上,鐵公路運輸發達。台6線和台13線貫穿市區,西濱公路則沿著海岸線蜿蜒。苗栗市並無軍用機場合用,就空中交通而言較為不便。

苗栗地名由來

苗栗地名由來十分豐富,反映了該地區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以下是苗栗部分地區的由來介紹:

地區 地名由來
苗栗 “貓哩” 的閩南語發音,原為平埔族部落「巴布薩」,漢人拓墾後稱之為「貓狸」,後來再逐步演變為「苗栗」。
苑裡 客語「園裡」的發音,表示有果園的村落。
通霄 地形形如一盞明燈,指引船隻航行,因此稱之為「燈霄」,後演變為「通霄」。
後龍 地形似龍,因此名為「後龍」。
卓蘭 客語「竹欄」的發音,因當地原有許多竹林而得名。
大湖 位於大安溪下游,有許多湖泊,因此稱之為「大湖」。
公館 清代同治年間設立公館,供官員駐紮,因此地名為「公館」。
獅潭 因地形狀似獅子,中間有一潭水,因此稱之為「獅潭」。
南莊 位於苗栗南部,沿南河而建,因此稱之為「南莊」。
頭屋 客語「頭窩」的發音,表示村落為最初開墾的地方。

以上僅是苗栗部分地區地名由來的介紹,還有許多其他地區的由來同樣饒富興味,等待後人繼續探究。

延伸閲讀…

苗栗地名的故事 – 民報PeopleNews

苗栗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