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夫人:夏日清涼雅具
自宋代始,竹夫人一詞廣泛流傳,意指一種竹製納涼神器。其形如圓柱,由竹條編織而成,中空且四周漏空。


在古代,竹夫人又稱「竹夾膝」,陸龜蒙曾作詩讚嘆其納涼功效。宋人因其與夏季夜間陪伴之意,故稱之為「竹夫人」。
黃庭堅認為「青奴」之名更為恰當,寓意其為「清奴」,功能僅在於避暑。此外,還有「竹奴」、「竹妃」等別名。
竹夫人所用之竹青翠挺拔,象徵君子的品格。它雖與男子相伴而眠,卻終究不是人,不能代替妻妾行房事,故其又成為有節操的象徵。
明、清時期出現了「涼室」和「冰庫」,藉人力或自然環境創造清涼空間。如唐代涼殿採用引水上屋的方式,明代別墅設計七口井產生涼氣。
平民百姓則搭建「涼棚」,在院內植綠蔭,達到避暑效果。翠寒堂和圓明園等宮苑也具有納涼功能,僅限皇族貴族享用。
民間流傳的竹夫人置於牀榻之間,泡水後使用更覺涼爽,筒內的小圓球滾動保持清潔。其既是納涼雅具,也是文人學士之間傳贈的珍玩,彰顯高雅情趣。
延伸閲讀:
名稱 | 用途 | 特點 | 朝代 |
---|---|---|---|
竹夾膝 | 納涼 | 由竹子編織而成 | 唐朝 |
竹夫人 | 納涼 | 四周漏空,中空 | 宋朝 |
青奴 | 納涼 | 謙遜低調,僅為避暑 | 宋朝 |
竹奴 | 納涼 | 服務主人,消暑避熱 | 宋朝 |
竹妃 | 納涼 | 取其清麗高雅 | 宋朝 |
涼室 | 納涼 | 利用人力或自然環境 | 唐朝至明清 |
冰庫 | 納涼 | 儲存冰塊消暑 | 周朝至清朝 |
涼棚 | 納涼 | 搭建於人多場所 | 明清 |
翠寒堂 | 納涼 | 綠植蔽天,寒氣逼人 | 宋朝 |
圓明園 | 納涼 | 皇家避暑場所 | 清朝 |
竹夫人 用途:神奇多變,用途廣泛
竹夫人,是一種由竹篾編織而成,具有良好透氣性和柔韌性的生活用具。其用途極為廣泛,從生活用品到藝術裝飾,皆可見其身影。
生活用品
- 盛裝物品:竹夫人可盛裝米、穀物、農作物等乾貨,透氣性良好,可防止蟲害。
- 蒸籠:在蒸籠底部墊上竹夫人,可使蒸氣均勻分佈,促進食物蒸熟。
- 瀝水:竹夫人可放置於菜盆或水池上方,用於瀝乾蔬菜、水果等。
- 清潔:浸濕竹夫人後,可搭配清潔劑擦拭桌子、地板等表面,具有去汙效果。
藝術裝飾
用途 | 範例 |
---|---|
盛裝物品 | 盛裝米、穀物、農作物等 |
蒸籠 | 蒸籠底部墊上竹夫人,促進食物蒸熟 |
瀝水 | 瀝乾蔬菜、水果等 |
清潔 | 浸濕竹夫人後,擦拭桌子、地板等表面,具有去汙效果 |
隔間屏風 | 編織成隔間屏風,美觀且通風透光 |
燈罩 | 製作成燈罩,營造出温馨柔和的燈光效果 |
擺飾 | 編織成各種造型的擺飾,如花卉、鳥獸等,具有裝飾性 |
牆面裝飾 | 裁切成不同形狀,黏貼於牆面,營造獨特的牆面裝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