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子:古今兼用的天然清潔劑
引言
無患子,又稱「木患子」,自古以來便被廣泛運用於清潔用途。富含皂素的果皮,經搓揉產生泡沫,具備優異的洗淨力。本文將深入探究無患子的起源、特性和現代應用,挖掘其作為天然清潔劑的價值。
一、起源和別稱


無患子(學名:Sapindus saponaria),隸屬於無患子科無患子屬。記載中首次發現於印度,故取屬名為「印度的肥皂」(Sapindus)。古時又有「桓」、「噤婁」、「油珠子」、「鬼見愁」等別稱。
二、分佈和形態
無患子廣泛分佈於温帶至熱帶地區,包括印度、中國南部、台灣、美國南部等地。是一種落葉喬木,木材可製作傢俱。葉互生或對生,無託葉。果實為直徑約 1.5 公分的蒴果,成熟後由綠色轉為半透明的棕色,並皺縮果皮。
三、皂素特性
無患子果皮富含皂素,是一種天然的表面活性劑。當果皮與水接觸並搓揉時,會產生泡沫,形成天然清潔劑。皂素具有清洗油污、殺菌和潤滑等功效,自古以來便被運用於衣物清潔、洗髮和首飾清洗。
四、現代應用
在現代,無患子皂乳仍廣泛用於清潔領域。其不含合成化學發泡劑,泡沫較少,但去污力不減。無患子皂乳具有温和親膚、滋養肌膚的特性,可用於一切清潔和去污用途。
五、環保價值
無患子的使用不僅具有清潔功效,更兼具環保意義。它源自大自然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和化肥。一棵成熟的無患子樹每年可生產約 500 公斤果實,足供 10 人一年的清潔劑需求。因此,無患子的使用不僅天然安全,還可減少化學清潔劑對環境的污染。
六、注意事項
雖然無患子皂乳温和無毒,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某些人可能對無患子中的皂素過敏,導致皮膚發紅、搔癢或刺激。在使用前,建議先少量測試,確認自己對無患子皂乳無過敏反應。
表格摘要
特點 | 説明 |
---|---|
學名 | Sapindus saponaria |
別稱 | 木患子、桓、噤婁、油珠子 |
分佈 | 温帶至熱帶地區,包括印度、中國南部、台灣 |
形態 | 落葉喬木,葉互生或對生 |
果實 | 蒴果,直徑約 1.5 公分,成熟後由綠色轉為半透明的棕色 |
含 | 皂素 |
特 | 自然清潔劑,具清洗油污、殺菌、潤滑等功效 |
現代應用 | 清潔劑、沐浴露、洗髮水 |
環保價值 | 源自大自然,不含農藥和化肥,減少化學污染 |
無患子是什麼
無患子,又稱「皂角」,是一種落葉喬木。其果實(無患子果)含有天然皂素,可用作洗滌劑或清潔劑。本文將深入探討無患子的形態特徵、藥用價值、用途和栽培方法。
形態特徵
部位 | 特徵 |
---|---|
樹高 | 15-30 公尺 |
樹葉 | 互生,羽狀複葉,小葉 13-17 枚,橢圓形或長橢圓形 |
花朵 | 雌雄異株,白色或淡黃色,總狀花序 |
果實 | 橢圓形或球形,直徑 2-3 公分,表面有皺紋,成熟時為紅褐色 |
藥用價值
無患子果實含有豐富的皂苷,具有抗菌、抗氧化、消炎、鎮痛等功效。傳統醫學中,無患子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病、呼吸道感染、咳嗽、發燒等症狀。
用途
無患子的主要用途包括:
- 洗滌劑:無患子果實中的皂苷具有清潔力,可替代傳統洗滌劑清潔衣物、餐具和地板。
- 園藝:無患子果皮提取液可製成有機殺蟲劑,控制蚜蟲、紅蜘蛛等害蟲。
- 藥材:無患子果實、種子、樹皮等部位入藥,用於治療各種疾病。
- 觀賞:無患子樹的外觀清秀,可作為庭園或行道樹。
栽培方法
無患子喜光、耐旱,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延伸閲讀…
無患子科
無患子的功用除了可以洗手外還有哪些功能呢? – 農業知識入口網
- 播種:春末或秋初播種,將無患子種子浸泡 24 小時後播入苗牀。
- 育苗:保持苗牀濕潤,約 1 個月後幼苗發芽。
- 移苗:當幼苗長出 3-4 片真葉時,即可移苗至適當環境。
- 施肥:每年施肥 1-2 次,以有機肥或複合肥為主。
- 修剪:適時修剪枯枝、病枝,以促進樹體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