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屬——獨特的落葉喬木
【引】
欖仁屬喬木,源自馬達加斯加,披著華麗的綠傘,宛若層層疊疊的綠色海洋。


形態特徵
| 特徵 | 描述 |
|—|—|
| 樹冠 | 層層疊疊,遠觀綠意盎然 |
| 葉片 | 倒卵形,互生或聚生於枝端 |
| 花朵 | 穗狀花序,自葉腋伸出,花色淺綠 |
| 果實 | 橄欖形,夏秋季結果 |
| 特殊品種 | 錦葉欖仁,葉片帶有乳白斑紋 |
養護指南
| 條件 | 指引 |
|—|—|
| 陽光 | 全日照,促進枝葉繁茂 |
| 土壤 | 深厚、排水佳,加強抗風 |
| 修剪 | 冬季落葉期修剪過長枝條,避免風阻 |
| 繁殖 | 採用播種法或嫁接法 |
賞析與注意事項
錦葉欖仁的斑斕葉片散發迷人魅力。温馨提示,主幹頂端切勿截短修剪,以免影響樹勢。欖仁屬喬木特有的形態與優雅姿態,令人印象深刻,在園林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斑葉小葉欖仁:熱帶公園與行道樹的常客
斑葉小葉欖仁(Terminalia mantaly),也稱斑葉欖仁,是一種常綠喬木,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以其引人注目的斑葉和強勁的適應性而聞名,使其成為園林造景和行道樹的熱門選擇。
特徵
斑葉小葉欖仁具有以下特徵:
- 葉片:長圓形或卵形,長 10-20 公分,寬 4-8 公分。葉面深綠色,並有明顯的白色或奶黃色斑塊,形成獨特的斑葉。
- 花朵:白色,小花組成穗狀花序。花期通常在 4-5 月。
- 果實:橢圓形或卵形,長約 2 公分,寬 1 公分。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後變為黑色。
- 樹體:喬木,可高達 20 公尺。樹幹直立,樹冠呈傘形。
分佈與棲地
斑葉小葉欖仁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它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它通常生長在低海拔地區的熱帶雨林、沿海地區和半乾燥地區。
用途
斑葉小葉欖仁因其觀賞價值和適應性而被廣泛應用於以下用途:
用途 | 優點 |
---|---|
園林造景 | 醒目的斑葉,適合用於庭園、公園和道路美化 |
行道樹 | 強大的適應性,耐旱、耐熱,適合城市景觀 |
景觀綠化 | 可以快速生長,為大型綠化工程提供快速遮蔭效果 |
木材 | 可用於製作傢俱、樂器和船隻 |
藥用 | 樹皮和葉子具有鎮痛、抗炎等藥用價值 |
種植與養護
斑葉小葉欖仁容易種植和養護。它喜歡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生長環境,並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在乾旱期間需要適當澆水,但不能積水。它耐旱性強,能適應貧瘠的土壤。
病蟲害
斑葉小葉欖仁常見的病蟲害包括:
延伸閲讀…
小葉欖仁 – 台灣景觀植物介紹
斑葉欖仁|優惠推薦- 蝦皮購物- 2024年2月
- 葉斑病:真菌引起的葉片病害,會導致葉片出現褐色或黑色斑點。
- 介殼蟲:小型昆蟲,會吸食樹液,導致葉片發黃和掉落。
- 粉蝨:小型飛蟲,會分泌蜜露,導致葉片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