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王道,建極宏範
昔周武滅殷,求教箕子,論及治國之法。箕子陳述洪範九疇,乃上天所賜之治水秘法,後傳於周武王。
九疇闡要,治國基石


五行之調:水、火、木、金、土,乃萬物根元。君王善調五行之性,以利民生。
五事之修:容、言、視、聽、思,君王德行之基。恭肅言正,察明慎思,以治理國家。
八政之序:食、貨、祀、空、徒、寇、賓、師。各司其職,調和民生,使國家安定。
五紀之合:年、月、日、星、曆。觀天象時儀,順應自然,以制定禮儀制度。
皇極之用:中庸之道,君王之圭臬。無偏私,守正道,教化臣民。
三德之宜:正直、剛柔。治民之道,因人而異,剛柔並用,以令和諧。
稽疑之明:審察疑似,明辨是非。君王明智,分清黑白,安撫臣民。
庶徵之察:觀察兆候,預測吉凶。君王洞悉天機,安撫人心。
五福之享:壽、富、康寧、好德、善終。君王德澤深遠,臣民福澤綿延。
六極之戒:殺戮、劫奪、淫亂、不孝、不敬。君王明辨功過,施罰有度。
洪範九疇,治國大則
《洪範》所載九疇,乃君王治國之秘訣。明君善用九疇,國家昌盛,民生安康;反之,昏君棄之,國家衰敗,民不聊生。九疇乃治國之基石,歷代君王皆奉為圭臬,以成就王業。
尚書洪範:古代治國經典
《尚書洪範》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記載了上古聖王禹的治國理念和方法。它是《尚書》中最為著名的篇章之一,素有「治國寶典」之稱。
一、成書背景
相傳,《尚書洪範》為禹在平定水患後,協同益等人撰寫而成。其目的在於總結前代帝王的治國經驗,為後世帝王提供治理國家的指導原則。
二、內容概要
《尚書洪範》共分五章,主要內容包括:
章節 | 內容 |
---|---|
第一章:洪範九疇 | 天象、人倫、禮儀、政事、軍事、刑罰、財富、教育、祠祀 |
第二章: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特性和相生相剋 |
第三章:三德 | 智、仁、勇三種美德 |
第四章:稽疑 | 占卜疑難問題的方法 |
第五章:刑罰 | 五刑的種類和適用原則 |
三、思想精髓
《尚書洪範》的核心思想是「惟天生物,有秩有度」,強調宇宙萬物皆有其規律,帝王治國應順應天理,以民為本。此外,它還提出了「五福臨門」、「五刑之屬」等重要的概念。
四、史學價值
《尚書洪範》不僅是一部治理國家的大典,也是一部重要的史料。它記載了商周時期的社會制度、禮儀規範和思想觀念,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五、影響深遠
《尚書洪範》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一直受到歷代士子和統治者的推崇。它被尊為「三禮之首」、「儒家經典之祖」,對中國古代倫理道德、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現代意義
延伸閲讀…
洪範_百度百科
何謂「洪範九疇」?
在現代社會,《尚書洪範》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其強調的「民惟邦本」、「惟道是從」等理念,至今仍指導著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